|
奥运站 > 媒体评论 > 中国手曲棒垒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曲棍球 > 正文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赖臻)曲棍球和射箭,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项目,但两者在北京奥运会的竞技场却是比邻而建。同为临时搭建的场馆,一同把守奥林匹克公园的南侧,出自同一制造者之手。同样值得书写的是,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各种细节,在两块场地里随处可见。
射箭场是国际上这个项目唯一一个具有三面看台的场馆。“V”字型的创意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分析和试验获得的。场馆的北部正前方如两条射线一样打开,而正后方的看台则逐渐变窄。
据了解,考虑到射箭项目的特殊性,注定要牺牲部分看台,因此这种设计,既能保证观众的人数,又能确保他们的安全,也使运动员免于遭受干扰。此外,这种看台的角度比较适合视觉距离,几乎能使观众垂直地看到离弦之箭射中靶心的全过程。
论观赛角度,曲棍球场规矩的四面看台似乎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万余名观众的休息问题在场馆搭建中呈现出了亮点。以往,国外这种临时搭建的结构多为脚手管架,最大的弊端就是看台下面的空间无法利用,卫生间,售卖亭等相关设施只能在场馆外再找地方搭设不说,观众如厕或是买东西上下楼梯的同时,还要走很远的一段距离。
经设计方和施工方沟通,曲棍球场的看台最终采用钢架管和轻钢结构进行搭建,将观众不可或缺的小房间,全部塞到了看台的下面,既节省了用地,也为观众们提供了便利。
颇为有趣的是,中国在这两个项目上的争夺,都和韩国密切相关。奥运期间,两位韩国教头将分别带领崛起势头较猛的中国男女曲棍球队,在这里迎接奥运大考。而在射击场里,来自韩国的神箭手无疑是中国队的劲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