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取得了银牌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运动。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日前透露,在奥运银牌的推动和鼓舞下要全国普及曲棍球运动,以中小学为龙头,走体教结合的发展普及道路。
借奥运东风推广普及
据统计,全国只有3000人左右从事曲棍球运动。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杜兆才副主任说:“奥运会之前,了解曲棍球的人少之又少。奥运会中国女曲的亚军对于这项运动本身来讲是一种推动,这块银牌使很多人开始关注曲棍球、了解曲棍球。这为我们的普及曲棍球计划铺平了道路,减少了困难。”
发展中小学训练基地
谈到普及计划,杜兆才强调,学习曲棍球最好的年龄是8到13岁,所以一定要从娃娃抓起。目前国家队很多队员都已经是妈妈级了,要避免青黄不接,国家队需要后备人才的支撑。
据介绍,体育总局正在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后备力量培养计划,筹备建立曲棍球奥林匹克人才基地30个左右,其中女子20个,男子10个。在北京,已有6所小学纳入这项计划。
设立曲棍球特色高校
为了能够更好地带动中小学曲棍球的开展,大学也被列入了发展计划中。体育总局下一步将和大体联协商合作,来完成高校普及任务。目前,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江苏工学院等高校,计划被作为曲棍球特色高校用以接收曲棍球人才。这将形成曲棍球运动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
同时,特色校也将设立曲棍球为选修课程,这也是借鉴了欧美曲棍球运动发达国家的经验,将这项运动推广为一种大众日常可选择的娱乐,同足球、篮球一样不仅仅为了竞赛,要达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场地和教练不是问题
为配合学校开展曲棍球运动,国家将为这些学校聘请专业教练,购买专业器材,并且日常会组织开展大型的学校竞技比赛。
针对师资力量及场地问题,杜兆才说:“这不是问题,我们本身就有一些基层的曲棍球工作者,他们大都是专业队退下来的运动员。而曲棍球队场地要求并不苛刻,很多学校都有人工草皮,都可以进行这项运动,一些学校的足球场也可以改造成曲棍球场地来使用。我们所选择的学校基地也都是具备这样条件的。
另据杜兆才介绍:“现在只确定了部分学校,还处于全国普及、体教结合的第一阶段,将来仍会继续发展一些特色校,愿意承担培养曲棍球运动人才及具备普及条件的学校都可向教育部门申请。”
竞报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