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村诊所七种语言服务 放松心情医生不穿白大褂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5:23   北京晚报

  昨天,奥运村正式开村,村里的综合诊所也开始向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媒体记者、志愿者等所有能够进入奥运村的“村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门诊时间是每天早8点到晚11点,急诊24小时开放。初始运行每天可以接纳上百人就诊。正常开诊后,每天可满足800人的就诊服务。诊所提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7种语言服务。

 7种语言服务 英文填写病例

  浅绿色的布帘、白绿相间的柜子、蓝色的就诊床、运动员形象装饰过的墙壁——这里就是奥运村综合诊所。诊所面积3200平方米、有十多个医疗科室、635位工作人员、可以提供7种语言服务、24小时医疗分队随时待命。7月3日在这里进行了一次集中运营演练。

  一个由女志愿者装扮的“病人”由志愿者引领来到了耳鼻喉科诊室。“请问你能说英文吗?”女孩声音嘶哑地问。“没问题,您身体不舒服吗?”来自同仁医院的林静礼貌地用英语询问了病人最近的饮食情况,治疗中她特意为身材娇小的患者调高了治疗椅。经过几分钟的检查后,林静判断病人是上呼吸道感染,用流利的英语向客人解释病情与用药须知,解答病人的疑问。林静翻开病例,将病人的基本信息和诊疗结果一一填写。“这个病例包括病人的姓名、国籍、病史、口腔科疾病分类等内容,都是英文的表格,也需要用英语填写。”

  和林静一样来自北京各大定点医院的635名医务人员,在7月20日至9月20日这两个月里,在奥运村综合诊所——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3层棕褐色小楼里,担负起保护“村民”健康的重任。

 遇突发事件 一分钟撤抵安全区

  “着火了,着火了。”急切的声音打破了奥运村综合诊所的平静,来自同仁医院口腔科的殷卫红正在为病人治疗。她迅速扶起病人,随手拿起湿毛巾给病人堵住口鼻,拉着病人顺着楼道跑到空场。与此同时,护士小张快速关闭医疗仪器,关闭电灯、电脑、冰箱电源,等待病人安全撤离后撤出诊所大楼。在空场,小张开始清点人数,8位病人和5名医生全部安全撤出。“这虽然是一次演练,但是我们还是在一分钟左右撤出了着火的大楼,并且关掉了一切电源。”殷卫红说。

  为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医疗事件,诊所特设了一支由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分队,分队成员均来自武警总医院。这支曾经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医疗救援行动的急救分队,拥有丰富的经验。

 便携超声仪 随时出诊赛场

  诊所设备先进、环境轻松舒适。在综合诊所的医学影像科里,宽敞的房间摆满了仪器:两台1.5T的大型核磁机,3台彩超、2台DR系统、1台骨密度仪,这些都是针对运动伤的特点特别配置的。两台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大小的超声仪引人注目。它们把大型彩超的功能集合在笔记本大小的设备上,可以随时提着走,这两台设备分别针对肌肉、韧带损伤和心血管损伤进行检查,每台便携式的超声仪都在10万美元左右。

  房间中还放了数十台电脑,将用于与其他奥运场馆和奥运城市的远程会诊。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官员曾不住地称赞这些设备是“最先进,令人惊叹的”。

 放松心情 志愿者T恤取代白大褂

  综合诊所两层墙面都挂上了北京各风景名胜的照片,有长城、天坛、故宫和颐和园等。这样的装饰会在心理上减少病人的忧虑和恐惧,病人身心放松也有助于检查顺利进行。

  奥运会时,传统的白大褂将被志愿者的T恤所替代。医生将身穿志愿者的服装工作,运动员能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就医。(本报记者 赵喜斌 实习生 朱惠宁)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