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李环宇)从68岁开始学习英语,到成为故宫志愿讲解员,再到现在的城市志愿者,今年75岁的杨景琇老人并没有满足他在英语学习中取得的这些成就,每天他依然忙碌奔波于大街小巷。“有时候在马路上碰到问故宫怎么去的外国人,我在给他们指路的同时,也会顺便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老杨很自豪,因为在故宫钟表馆做志愿讲解员的经历让他能更好地用英语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
为迎奥运苦学英语
老杨最早是在1979年报考电大时接触到英语学习的,在工作中几乎没再用到英语。在陪小外孙上课外英语学习班时,他开始对英语产生了兴趣。2000年年底,在得知北京正为申奥准备时,老杨有些坐不住了:“我当时就想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话,会有不少外国朋友来北京,那时如果能会一些外语,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啊。”让老杨有些着急的是,由于当时社区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英语学习班。后来他在晚报上看到团结湖社区一个叫科里的美国青年义务教社区老年人学英语的消息后,就找到了社区主任,表示想学英语。社区主任看到班里只有十多个人,就答应了老杨的请求。后来班里的学生越来越少,只有“借读”的老杨,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帮助了老外心里高兴
老杨说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特别注重口语和听力,每天利用复读机,他都要坚持听3个多小时的英语录音。除此以外,老杨还经常和偶然碰到的老外交流,锻炼自己的口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杨也获得了不少乐趣。“记得有一次我骑车路过雅秀市场,当时看到门口站着两名黑人老外。”老杨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两位外国人上了一辆出租车,还没等车开出去又下了车,如此反复了四五次。原来两名外国人是要到农展馆参加一个展览,因为只有英文的参展证,出租车司机弄不清楚这两人的目的地。老杨赶紧伸手帮他们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并告诉了司机要去的地点。让老杨惊讶的是,这两名外国人在上车前深深地给他鞠了一躬。“当时我很有感触,因为我会英语能够给这些来到北京的外国朋友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北京人的亲切和热情。”
认真学习成故宫讲解员
2005年3月,老杨又报名参加了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讲解员选拔。“当时要经过递交材料、面试和试讲解三关。”老杨说那个时候他的听力和口语都还不错,很顺利地通过了前两关。“当时故宫方面给了我们这些通过前两关的志愿者3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准备最后一关的试讲。”老杨告诉记者他被分配的讲解地点位于故宫博物院内的钟表馆,因为当时没有相关的资料,老杨跑遍了区图书馆、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及古观象台,一方面了解展馆里钟表的结构,另一方面查找与文物有关的背景资料。
老杨的第一次试讲,让在场的人刮目相看,中国传统计时的日晷和铜壶滴漏背景资料的英文讲解让很多人认为他以前的职业就是讲解员。在讲解中,老杨也遇到了一些让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一次一位游客问他一座钟上周围镶嵌的花纹代表了什么,这让老杨回答不上来了,在送走了游客之后,老杨开始翻阅资料。
在今年的6月份,自学成材的老杨还通过了北京市英语口语高级的考试,现在他是一名城市志愿者。虽说年过七旬,老杨却没有安于现状,他每天仍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志愿者服务站台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