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北京奥林匹克“同心结”交流活动:五环旗下心连心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8: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不分远近一样的亲;手拉着手,心连着心,我们是一家人;欢聚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结成同伴格外的亲……”

  29日上午,在北京奥运村为第一个入驻的外国体育代表团——贝宁代表团举行的升旗仪式上,北京美术馆后街小学的孩子们,以一首“北京2008奥林匹克‘同心结’交流活动”的主题曲《心连心》,深深地打动了远道而来的客人。贝宁女运动员费雷亚激动地说:“这群孩子太可爱了,奥运村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

  “‘同心结’活动是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教育部精心策划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2006年12月17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600天之际,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和副主席陈至立共同启动了这一活动。”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教育处处长杨志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共有210所中小学参加了活动。

  杨志成介绍说:“这210所‘同心结’学校与奥林匹克大家庭20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奥委会结对,去年一年内,共举行了3500多次‘同心结’交流活动。”

  “同心结”活动的标志为五色心形花瓣组成的“同心花”,寓意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世界青少年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梦想。活动启动以来,“同心结”学校通过北京奥组委、各国驻华使馆和驻京机构以及其他民间渠道,全部与结对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和残奥委会取得了联系,并与境外结对学校和奥委会(残奥委会)开展了大量交流活动。

  一年多来,借奥运东风,“同心结”活动在全球中小学生间掀起一波波交流热潮:2007年初,北京八中22名学生访问法国结对学校,宣武区12所中学师生前往希腊、意大利、瑞士三国开展“奥运寻根”主题实践活动;8月,全球100多名交流小使者来京参加了首个“同心结”夏令营;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花家地实验小学;北京汇文中学与他们的结对伙伴频繁亲密接触;北京市翠微小学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学校的师生、家长曾相聚在地坛公园一起逛庙会。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听力、智力两类残障学生,在“共享奥林匹克之光”的倡议和“尊重生命、和谐奥运”的口号鼓舞下,舞动渴望描绘奥运的小手,创作了一张张稚嫩生动的绘画和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软陶作品,送到了英国结对姊妹校学生、老师的手中。

  “同心结”活动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官方刊物《奥林匹克评论》的高度赞扬,该刊曾发表文章说:“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项目,它推动了卓越、友谊和尊重的价值观在青少年中传播。”

  在贝宁代表团的升旗仪式上,记者见到了与贝宁奥委会结对的石景山师范附小的师生。该校德育主任刘立群介绍说,“同心结”活动启动后,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贝宁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讲座,并举办了三届体育节,学生们把贝宁外交官邀请到学校,为他们表演了中华茶艺,同学们也曾受邀前往贝宁驻华大使馆做客。

  同石景山师范附小的师生一样,奥运会期间,北京参加“同心结”活动的学校都将派师生代表到奥运村(残奥村)参加欢迎仪式,并为代表团表演文艺节目,与结对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交流、合影;他们还要到赛场为结对代表团运动员加油助威,很多“同心结”学校已经准备了多种联谊活动,要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北京找到家的感觉。  

  “‘同心结’活动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画上句号。” 杨志成最后说:“‘同心结’学校与结对姊妹校将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交流活动!”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