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服务、银行、综合商店……当这些标志牌出现在北京奥运村国际区的商业文化街上时,记者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惟独看到“环境信息中心”的标志牌时,有点疑惑,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专门设点宣传绿色环保。”在这个10平方米左右的“环保小屋”里,志愿者王婉秋这样告诉记者。
“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努力,环境正在改善,”虽然脸上还有一丝稚气,志愿者吴国乾说起话来可不含糊,“现在世界上对中国的误解比较多,我们要尽力去宣传。”
进门左侧的中式条案上,摆放着《以体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固体废物管理环保指南(摘要)》等宣传册;屋子四壁贴着奥运绿化、场馆节能、奥运减排的宣传展板;电视机里播放着绿色奥运的纪录片;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和四把中式木椅,桌上一个鹦鹉螺状的盆里栽种着文竹,生机勃勃。
“环保小屋”迎面的墙壁上有一串蓝色弧形装饰链,仔细一看,原来是用矿泉水瓶上的塑料商标环连在一起做成的。王婉秋说,我们想告诉大家,就是废物利用也能把房间装饰得很漂亮。
除了向来客宣传之外,他们还主动出击,到“村”里去提示:“空调温度不要低于摄氏26度”、“纸张最好两面用”、“喝多少水,倒多少量”等。“我们就是想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
“环保小屋”连赠送给访客的纸扇也别具一格。六个长椭圆形的扇面展开后是绿色奥运的宣传标识和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日常节约窍门。王婉秋说:“您在用它扇风的同时,也看看内容,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来参与。”
“每天都有外国朋友来,我们会向他们的介绍中国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他们听了也连连说‘好’呢。”王婉秋一脸自豪。
的确,北京奥运村绝对是最绿色、最环保、最没有污染的奥运村:用纸全部为再生纸,充分利用太阳能、比常规建筑节能83%,不用洗衣粉…… 走在奥运村里,视线所及的通道两侧,是太阳能节电路灯;楼内外的垃圾桶也全由环保纸制成。诸多小细节无不透出奥运村的“环保”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