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数十万志愿者提供服务,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但也不乏长者。记者在首都机场见到斯洛伐克代表团的联络员、已经67岁的沈邦林。
据沈老师介绍,退休前他是一名外交人员,曾在中国驻瑞士、挪威、智利和委内瑞拉等国大使馆担任过10多年的武官。“奥运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到当志愿者的原因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沈老师告诉记者:“我有语言上的优势,有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对国际情况也比较了解。”
据悉,北京奥组委专门为205个奥运会代表团和159个残奥会代表团配备了联络员,主要负责奥组委与各代表团之间的联系、担任代表团团长助理及志愿者的协调工作等。联络员队伍主要由来自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欧美同学会以及外语高校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突出的外事工作能力、较高的语言水平和丰富的社会经验。
“奥运会期间,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代表团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住得好、吃得好,让北京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要让各国和地区运动员拿到奖牌高兴,没拿到奖牌也高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沈老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