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津加强安保工作 四道控制线构筑环京“护城河”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17:58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7月31日电 题:离北京最近的协办城市天津打造奥运安全“护城河”

  新华社记者刘元旭

  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协办城市,天津奥运安保现在进入实战状态,在多警种联动全力做好社会面管控和构筑环京“护城河”同时,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等涉奥场所内外构筑起多道严密防线,各道防线有机衔接呼应形成一张严密安全网。

  多警种联动强化社会面管控

  为确保奥运安全,天津市公安局建立了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和完善的指挥体系,各级公安机关层层落实“平安奥运”责任制。

  “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成功举办奥运的基础和保障。”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说,全市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严重暴力性犯罪和有组织犯罪,加大社会面巡控力度,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控制,对奥运比赛、训练场所和接待酒店周边地区进行重点整治,扫除可能影响奥运安全的各类隐患,对近900个涉危、涉暴、涉辐射单位,以及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信、金融等1300余处重点防范目标落实了各项安全责任制。

  为消除危险品管理隐患,今年上半年天津启动了“治爆缉枪打击涉危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检查涉危单位960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4处,查处涉危案件55起,收缴各类枪支千余支、炸药100余公斤、雷管16000多枚、剧毒物品96公斤。

  除此之外,加大高速公路交通秩序、公路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安全等集中整治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市火灾起数和损失分别下降29.4%和77.2%,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一区四线”织密“水滴”安全网

  确保奥运场馆安全是奥运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天津市公安局完善了场馆中央控制室、水、电、气和通风口等重点要害部位安防设施,建设了交通、消防、警卫和赛时安保等专业指挥室。

  随着奥运会临近,天津“水滴”体育场安保也进入实战,进入车辆和人员需“人车分过”接受人、机、犬配合构筑的多重严密“安检关”。

  记者“水滴”东门见到,人员需要依次通过核辐射沾染检测仪、票证查验系统、安检门和X光机、安保人员手持探测仪人工“扫描”的检查,而进入车辆则需依次通过移动物体放射性监测系统、车底安全检查处理系统以及安保人员借助仪器和警犬进行的检查。

  天津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副主任刘顺来说,在强化安检同时,在“水滴”设置了309个“电子眼”,建立了控制线、安检封闭线、巡检线和隔离线以及中心控制区的“四线一区”赛时安保格局,并且借助警犬和先进装备每天对场馆内外进行全方位检查”。

  而在酒店及4个训练场,全部建立了外围200米治安控制区、安保封闭线和内部巡检点线等三道防线,形成了从外到内的全方位控制。

  同时,完善交通疏导方案,在“水滴”外围设立交通管控区、限行区和临时停车区,制作30余面LED交通诱导标志,引导群众提前调整行车路线。

  为保证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和接待酒店消防安全,在“水滴”建立了场内有监护执勤岗位、封闭区有临时消防站、场馆外部缓冲区有备勤增援部队、周边有综合防控力量的消防安全体系,在涉奥酒店和训练场馆设24小时备勤的防火监控组、周边巡控组和应急处置组。

  四道控制线构筑环京“护城河”

  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协办城市和北京的东大门,天津在力保赛区安全的同时,构筑起多道防线担负起环京“护城河”的重任。

  为坚决把各类不安全隐患控制阻截在首都和天津外围,天津市公安局加强了天津市环京公安检查站建设,严格对进京人员、车辆、物品的治安检查,构筑了牢固的安全屏障。

  天津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各环京公安检查站根据奥运安保工作需要定岗定责,协调武警天津总队抽调武警力量参与检查站执勤工作,并与北京、河北对应站建立了联动配合机制,随时沟通信息,遇有可疑车辆、人员强行闯卡时,协同拦截、查控。

  在提高全市16个环京公安检查站查控力度的同时,加强7个进京长途汽车站、8个进京火车站站区查控工作,在全市形成了社区、外环线、各类车站和与外埠接壤地区的四道控制防线,派出所民警、巡警、交警、治安民警多警联动共同开展查控工作,堵住危险人员、物品和车辆从天津进京渠道,减轻北京压力。

  此外,加强对负责北京供电的华北电网、进京天然气和输油管线的安全检查与守卫看护,组织专门警力和保卫力量分段包干落实守卫、巡护责任,确保向北京供气、供油、供电安全。

  “目前,天津赛区各项安保工作已经就绪。”武长顺说,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赛场、训练场、驻地周边安保方案经过女足世界杯、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滨海六号”演习等实战演练得到不断完善,经过认真细致培训的安保力量已科学部署到位,力争万无一失。(完)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