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金 俊 记 者 王君权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这几个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说起这几个字的书写,昨天,36岁的温州瑞安青年徐骅口气很随意:“我就这么一写。”
不过,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总监赵萌却认为,徐骅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入选,是因为其字体不仅有书法的功力,还有艺术设计的创作理念,字形利索干净。
说起构思,到底还是有的,徐骅说:
“我曾经研究过‘Beijing2008’的线条、笔触、布局,‘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在书写的时候得和它保持协调。”
另外两点要考虑的是,为了便于识别,这几个字必须简洁清楚,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得有点传统内涵,因此他选择用毛笔书写。
徐骅有设计功底——1995年他考上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艺术设计,大学毕业后,他留京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推广公司;他也有书法功底——小学5年级开始练习书法,自认风格上倾向“二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米芾,不过他自认“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没有借鉴这三位的风格,倒是有点颜体的意思,“颜体雄浑开阔,挂起来会比较大气。”
2005年9月,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向全国书法爱好者征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书法作品,最后作品铺天盖地地过来,但要么不好识别,要么风格不协调。徐骅得知消息后,私下创作了一幅行书,自告奋勇给有关部门领导审阅。领导看到这幅作品后表示满意,层层上报到北京奥组委领导那里,最后审核通过。
2006年12月,徐骅又参加了奥组委的考试,成为文化活动部景观设计处的一员,为奥运会比赛场馆装潢设计服务,昨天下午给他打电话时他还在为奥运会的事忙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