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组委翻开七年奥运账本 目前预算略有节余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4:0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本报北京8月1日电奥运花了多少钱?都怎么花的?对于外界的诸多疑问,今天奥组委及北京市官员向中外记者翻开了长达七年的“奥运账本”。

  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从目前看,奥运场馆投资预计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的融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捐赠。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建设临时性场馆8个,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这些场馆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新建或改扩建的。

  关于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情况,据介绍,北京奥运会申办时的预算为16.25亿美元,主要是参照往届奥运会的预算估测的。在整个奥运筹办期间,北京奥组委先后做出了3个版本的预算,目前执行的第三个版本的预算为20多亿美元,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北京奥组委财务部副部长沈毓云说:“虽然经过了调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预算还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交通累计投资1782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85亿元,水资源建设累计投资161亿元,城市环境建设累计投资172亿元。刘志说:“其中一些项目,比如地铁5号线、机场客运专线、官厅风电场工程、酒仙桥、吴家村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都是北京‘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原定在2010年完成,现在是提前完成了。”

  刘志说,奥运场馆从规划选址到施工建设都力求节俭,按照安全、质量、功能、工期、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在场馆规划中,能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扩建的,就不再新建;能搞临时场馆的就不再搞新建场馆。同时,把6个场馆放在了大学园区,既改善了大学体育设施,又解决了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也减少了建设资金,“我们要将2008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节俭的奥运会。”

  (本报特派记者沈俊霖刘红星)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