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志愿者工作模式要适合国情 “6+1”格局已经形成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9:10   新京报

  从第一批赛会志愿者上岗至今,已一个月,何种模式才能对北京百万志愿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昨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

  “场馆对接”管理赛会志愿者

  新京报:志愿者中有来自北京、京外以及外国的志愿者,如何完成百万志愿者的招募?

  刘剑: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以北京志愿者为主体,同时面向京外省区市居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

  在志愿者招募、管理过程中,我们遵照惯例,发挥体制优势,成立北京市各高校、区县志愿者工作领导(协调)机构;京外省区市、港澳台及海外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机构以及十类专业志愿者项目工作组。

  新京报:志愿者如何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刘剑:按照“场馆对接制”,形成了场馆团队负责志愿者场馆内的管理和保障,志愿者的来源单位和对接高校协助开展场馆外的管理和保障,这样的运行管理模式来管理志愿者。

  “6+1”格局体现大众参与

  新京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刘剑: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首先要遵从奥运规则,二是更多的体现大众参与,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后我们还做了很多工作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新京报:志愿者工作如何体现大众参与?

  刘剑:我们形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6+1”格局,包括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为来自全国、全世界的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搭建了广阔平台。

  聘外国专家任专职顾问

  新京报:志愿者工作在坚持奥运规则的同时,如何体现“有特色”?

  刘剑:遵从奥运会、残奥会的通行规则和要求,就是要遵照历届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惯例,借鉴历届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经验,我们与联合国志愿者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创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志愿者工作模式。

  我们面向海外招募志愿者参与奥运志愿服务,邀请悉尼、雅典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有关专家到北京参与志愿者培训和组织工作。我们聘请悉尼奥运会志愿者经理大卫任专职顾问,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7月27日,大卫已抵京开始他为期一个月的工作。我们还组织骨干志愿者到美国、古巴等国家学习,组织志愿者参与第15届多哈亚运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技能。

  在坚持以人为本上,我们编制推广中华传统健身操、研制推出志愿者清暑凉茶等,确保志愿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奥运志愿服务。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