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交优先:20年后理想方照进现实(4)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11:48   京华时报

  公共交通低票价

  2006年9月,一个悄悄进行的资产置换,北京巴士公司经营的全部城市客运业务,悉数归还北京市公交集团,这些线路由商品恢复为公共产品。

  这个并未过多宣扬的行动,实际在为北京公交的大改革做铺垫。北京酝酿多年的包括票制票价在内的公交改革,开始悄悄实施。

  2006年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消息,北京拟对公共交通施行设施用地、投资安排、路权分配、财税扶持的“四优先”政策。从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取消公交月票,乘客持IC卡坐市区公交享受4折优惠。

  刘小明和多名政府官员表示,北京将重新定位公共交通,恢复公共交通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定位,政府将为这项公共产品买单。

  低票价政策迅速增加了公交的吸引力。刘小明透露,2007年的统计显示,公交票制改革和地铁5号线的开通,使北京公交出行比例从年初的30.2%增长到10月的34.5%。

  2007年10月底,北京市交通委对外宣布,北京公共交通占城市出行的比例已达34.5%,超过了小汽车32%的出行比例。

  天平上的最后砝码

  天平一步步向着通畅倾斜,是时候放上最后的砝码了。

  2008年7月20日,地铁10号线一期、机场快速线、奥运支线三线齐通;机动车开始施行单双号;新增的2000辆公交车上路。

  一系列措施向拥堵发起总攻击。已经升任北京市交通委主任的刘小明说,有了这些措施和市民的积极支持,北京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

  不过,北京缓解交通拥堵并未因为奥运会召开而止步,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策略仍在强力推进。目前,京城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包括4号线、6号线等7条,加上年底将开工的7号线、14号线,北京同时在建的地铁线路将超过已开通的200公里。

  刘小明说,到2015年,北京将拥有总长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有望居世界首位。届时,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30%提高到45%以上。

  那时,被拥堵折磨的北京,才真正得到解脱。 -本报记者 王一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