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场馆的建设,最需要有节俭的意识。因为奥运场馆不是奥运烟火,昙花一现即可。奥运场馆只在奥运期间用上十几天,更重要的是奥运之后对它的维护与运营。造奥运场馆要准备好“过一辈子”。五棵松篮球馆可能是目前最好的例子。
缩面积省5亿
五棵松篮球馆在开工前,主动缩减开支,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了优化,由原来的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减到6.3万平方米,钢材由5万吨减少到4000吨,共节约人民币5亿元。
篮球场缩减的是什么地方呢?最大的缩减是体育馆上部的五层商业设施被取消,此外还有下沉式广场与隧道进行了简化,环行车道被取消等等。商业设施被取消,意味着五棵松体育馆在奥运会后,只能派体育场馆的用场。这是对体育馆奥运会后功能上的定性,更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它对奥运之后生存问题的自信。
那么这是谁做出的决定?它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运营方参与设计
这不得不提到美国AEG公司。这是一家专业体育文化管理公司。这家公司是洛杉矶银河队与NBA洛杉矶湖人队的运营商。正是由于美国AEG公司被聘为五棵松体育馆奥运后的运营商,所以,AEG便能在修改方案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高得惊人。比如鸟巢,每年的维护费就需6000万元。如果没有很好的运营管理,那体育场馆造得起,却用不起了。如果运营队伍可以参与场馆建造设计,那体育场馆无疑将大大增加使用效率。
体育文化两不误
说远的,“五棵松”明年的演出计划已经排了70场左右。说近的,NBA中国赛十月份就将来到“五棵松”。
将来,“五棵松”的演出中小部分是体育,大部分是文化演出。
如何取悦文艺演出商,AEG是很有经验的。据了解,奥运会后,“五棵松”将对场馆内部做一些小的调整,其中包括增强体育场馆顶部的承受力,使得文艺演出所需的舞台背景搭建工期大大缩小。这些细节上的调节,没有专业水平的指导,根本不可能办到。
所以,不少人对五棵松体育馆奥运后的前景比较看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节俭办奥运会的重要性。特派记者高兴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