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爱尔兰选手MELINDA有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梅美兰”。这个名字,是对外汉语专家王老师根据她名字的英文含义和发音而精心取的。在奥运村国际区里,每天都有外国选手像MELINDA一样,认真地到中文学习室“上课”。而各国选手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找到了彼此交流的机会。8月1日,记者在探访奥运村时,发现这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村”,同时又不乏“中国味道”。
“我的中国名字真好听”
MELINDA跟着老师,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中国名字。尽管笔触十分稚嫩,但她还是如获至宝地将纸张仔细折好,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我的中文名字真好听!这是我来中国参加奥运会最好的纪念!”“梅美兰”兴奋地对记者说。在奥运村里,中文学习室是最具魅力的地方。每天,这里都会吸引来众多的外国选手。王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给每个外国选手精心制订了详尽的中文学习计划。“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就教给他们学写自己的名字,学会说中文的日常用语。”就在记者探访的时候,正好碰上两名哥伦比亚选手在学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太难了,但是中文太美了!”从他们的眼里,记者分明看到了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
“有中文的T恤最时尚”
在奥运村里,有一间面积很大、商品很全的奥运特许产品专卖店,吸引了很多选手流连其中。记者在这里就碰上了三名新西兰姑娘,她们买了鼓鼓囊囊的一大包东西,开心地说笑着。“你们都买了什么?”听到记者好奇的探询,姑娘们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战利品,只见其中最多的就是印有中文的奥运T恤衫。“印着中文的衣服最好看,你看,我们身上穿的就是新买的。”姑娘们转过身去,T恤的后背上印着三个大字:新西兰。其中一位露出的手臂上还文着一个中文字:“魂”。“你能告诉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她问道。当记者用英文向她解释了这个字后,姑娘乐坏了——“太酷了!”
咖啡香茗交相辉映
为了照顾国外运动员的习惯,奥运村里少不了的就是咖啡厅。最惬意的当属露天的咖啡吧,事实上,这是一个小型的“秀场”。一到夜晚,这里汇聚了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运动员,大家在这里没有任何隔阂。
当然,比起熟悉的咖啡厅,外国选手更喜欢的休闲地方其实还是茶艺馆。记者在这里看到,翠竹掩映、小桥流水、八仙桌……一派中国传统的景象。茶艺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每天都要组织3场茶艺表演,外国选手都跟着一招一式地学习泡茶、斟茶、品茶。除了茶艺,奥运村里还设有专门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展览和皮影演出。这些打着深深中国烙印的服务项目,让外国选手真正感觉到了“我在北京”。
各国国旗映衬四合院
奥运村里最不容错过的“景点”是哪里?当然是各国国旗飘扬的广场。在这里,参赛国的国旗迎风招展,“世界一家”的含义得到了最精辟的诠释。记者四处转悠的时候,碰上了巴西女子手球队姑娘们在合影留念。她们指定要拍摄的背景就是一座古色古香、红墙灰瓦的建筑。这个院子其实是奥运村的村长办公室。这座建筑原本是一座明朝修建的龙王庙,在奥运村建设规划时被保留了下来。没想到因为中国味十足,现在却成了国外选手最中意的拍照背景。当金发碧眼的国外选手在石狮子旁留下永恒一瞬的时候,世界和中国的交流也就此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