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外籍志愿者:用歌声和服务笑迎各方来客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21: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任珂)“相信自己,相信彼此,为世界服务,我们都是志愿者!”加拿大人乔治·塞邦尼迪乌拿着一把吉他,弹唱着他为奥运志愿者写的歌曲。2日,他和来自49个国家的110多名志愿者相聚北京,接受了赛前培训。

  外籍志愿者的培训活动由北京市外事办组织。红十字会专业人员向这些志愿者讲授了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处理。他们很多人都能说汉语,但专业汉语老师还会指导他们把汉语说得更有礼貌。

  无论是白皮肤、黄皮肤还是黑皮肤,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退休的老人,这些志愿者们在课堂上都专心地听讲,有的还拿着笔认真做记录。在利用假人模拟人工呼吸时,好多坐在后排的志愿者纷纷站起来,走近讲台,生怕遗漏了细节。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课间,51岁的塞邦尼迪乌拿出了吉他,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全场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北京,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51岁头发花白的塞邦尼迪乌说,“那就是自从在雅典奥运会成为志愿者后,我又在北京奥运会上成了志愿者。”他在希腊长大,现在又住在北京,还是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的火炬手。

  “人们将看到一个完美的、令人激动的奥运会,”塞邦尼迪乌说,“全世界对北京奥运会抱有极高的期望。”这位加拿大统计局的一名博士官员,希望用这首优美动听的民谣风格的歌曲,表达他对志愿者奉献精神的歌颂。

  据北京市外事办副主任李洪海介绍,共有600多名外籍志愿者服务本届奥运会。这些志愿者从总共两万多名申请者中经过笔试面试筛选出来。他们将在赛会期间从事媒体、观众等人群服务,或者在呼叫中心提供翻译服务。

  “没有志愿者参加,就不能称为圆满成功的奥运会,”李洪海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可以为本届奥运会留下一笔珍贵的遗产。”

  金发碧眼的尼克·奥里奇认为,奥运会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自瑞士的奥里奇一年半前跟随在西门子工作的丈夫来到北京,做了一名全职太太。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居住过,”28岁的奥里奇说,“北京给了我这个机会,可能我也只能在北京遇到这个机会了。”幸运的她买到了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的门票,她期待着一睹刘翔的风采。

  说到即将从事的志愿工作,只会一点点汉语的奥里奇对自己表示了一点担忧。“如果我的汉语说得再好一点就好了。不然遇到别人来问我事情而我听不懂,那就太尴尬了。”

  而对于韩娜来而言,语言早已不是问题了。五年前她跟随父母从韩国首尔来到北京,现在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年里,她在两个举办奥运会的东亚国家的首都都生活过。

  “这真是一种缘分,”韩国美女韩娜来笑了笑说。23岁的她虽然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没有印象,但她家就住在首尔奥林匹克运动场附近。到了4、5岁能记事的时候,从宏伟壮观的场馆中,她感受到了当年奥运会的热闹。

  “奥运会是国际上的一件大事,参与志愿者活动,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韩娜来说。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