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5月到8月,从四川到北京,从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到即将揭开奥运大幕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21岁的成都体育学院大三学生李逸舟,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亲身见证、参与了这一切。
有着同样经历和感受的还有李逸舟的两个校友,钟原草和刘墨,两个20出头、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这三个都曾参加过四川抗震救灾的青年志愿者,现在又在鸟巢忙碌地工作着。他们都是北京奥运会10万赛会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那是一幢七八层高的楼房,已歪斜着倾倒。其中的一个房间,有一张单人床冲破窗户悬在半空中。从房间内的装饰和一些毛绒卡通玩具来看,那应该是一个小女孩的房间。”这是5月14日,在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城区,李逸舟看到的一幕震后惨状。“当时我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我亲眼目睹了生命的脆弱。”
从7月25日来到北京后,李逸舟成为鸟巢竞赛组织服务部的一名志愿者。然而,回忆起两个月前的那场大地震,他记忆犹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这是李逸舟对志愿者工作意义的理解。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历了雨雪灾害和地震等不少大事。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奥运会办好。将来,我也会骄傲地说,我曾经是一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展示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精神”
“这两次志愿者的经历会让我受用终生。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钟原草,成都体院体育外语外事专业,四川自贡人,2005年入学。她现在鸟巢竞赛组织服务部,负责运动员接待工作。
她最喜欢的运动员是俄罗斯撑竿跳高名将伊辛巴耶娃。“我很想看她再破纪录,可是我的岗位不允许。”她嘟了嘟嘴,不过很快又高兴起来。“她到鸟巢时可能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我,到时候我就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她啦!”
“现在做奥运志愿者与抗震救灾志愿者相比,没有灾区那么辛苦。内容、形式虽然不同,但精神是一样的。我要向世界展示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钟原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