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奥运期间,对于要往返于天津和北京两个赛场间的记者们来说,距离已经不是难题。8月1日开通的京津城际快速列车,让两地之间真正实现了“转瞬即到”。记者在8月2日一早也尝了回鲜,这一次,记者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陆地上的飞行”。
当记者来到北京南站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乘客并不多。由于是刚刚开通,人们还要站在大屏幕下仔细研究票价和车次。一等座69元,二等座58元,对于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众说纷纭。但买票时一位姓邓的先生对记者表示:“比以前贵个10元钱左右吧,但是快了很多,环境也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挺值得!”邓先生有个亲戚住在天津,他正好借着探亲的机会争啖这头一口汤。
走进车厢,记者在这新型的列车里找到了很多广深铁路快速列车的影子——贴心的大型行李架、宽敞的车厢、柔软舒适的座椅……身在其中,格外亲切。但同时,京津城际快速列车也增加了很多飞机上才有的人性化设计:读书灯光可以随时调节;座位底下增加了电源,可以为手机、电脑没电的旅客提供最大的方便。记者甚至在车上找到了宽带上网的地方,几台崭新的电脑摆在那里,活像一个流动的网吧。据说这列车上还设有酒吧,不过记者没有亲历。要知道,和空姐一样装扮时尚的美女乘务员,已经够让人“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列车开动了,最初的时速定格在了50公里。但是大约10分钟,列车上方的荧屏就定格出了数字:时速302公里。由于列车的密闭性很好,车厢内十分安静。要不是往外看,记者几乎感觉不到速度会有如此之快。
几乎还来不及仔细品味,火车就已经抵达了天津站。记者抬腕看表,时间居然只用了27分钟。由于车次十分频密,几乎是每15分钟就有一班,所以记者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京津往返之旅。在天津站,记者还特意询问了列车的末班时间,京津两地的末班车都在晚上10点多。对于北京人来说,下班后去天津吃顿“狗不理”,晚上赶回去休息,这已经不是奢望。京津城际快速列车是对北京奥运的最好献礼,而它影响的又绝不仅仅是奥运会。
(本报8月2日北京电 特派记者 吴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