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海四合院奥运一家人 外国人体验纯正的老北京生活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09:33   东方体育日报

  后海湖畔,错落有致的古色古香建筑令人流连,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更吸引了诸多游客。自从成为“奥运人家”之后,位于大金丝胡同中的荆继昌一家几乎成了这片老北京建筑中名声最响的,人们都叫它“什刹海大金丝12号”。

  穿烟袋斜街,过银锭桥往北,入胡同深处。三个拐弯之后,一扇红色木制门脸隐现在青砖灰瓦中,这就是荆继昌一家所在的大金丝胡同12号院。推门而进,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雕着仙鹤图案的影壁。从影壁墙前九十度左转,经过拱形的二道门,就进入荆家四合院的中心。

  灰砖瓦、影壁墙、鸟笼、丁香、竹子、石榴树,自然清新的风格无处不在。“九间半房”围拢成人们熟悉的四合,院落中间是木质桌椅,西面、南面都是落地玻璃,顶棚也是玻璃的。四周种了花草,养了金鱼,装饰了太湖石、红灯笼。中央的石榴树上挂着一只硕大的鸟笼,文鸟、画眉在其中跳跃鸣叫。

  男主人荆继昌正忙着接待上一批记者。自从成为北京598户奥运人家之一后,老荆除了忙于联系和接待客人,最繁忙的工作就是接待媒体记者了。“这两天几乎没有停过,都是你们记者,来,大家坐一起,我们也开个发布会。”细心的荆继昌没忘了要记者们的名片,一一辨认。荆继昌的祖上颇有历史渊源,他的爷爷曾是张学良的参谋长。东北军入关之后,他的爷爷荆有岩曾任长卢盐运使和华北财政特派员等要职。抗战期间,曾在重庆经营华侨兴业银行,颇得李宗仁的欣赏。谈起这段往事,荆继昌还拿出一份复印的历史材料,给记者们分享。

  2003年前后,老荆利用四合院的条件,办起了家庭旅社,主要接待海外游客。两年多前,有心的老荆和妻子王志喜还专门请来一位大学生做家教,学习英语。儿子荆明留学加拿大之后,留在当地从事IT行业,老两口只能自力更生,请家教自学英语。这看似随意的一次英语学习,却无意中成全了荆家的奥运梦。

  首对入住的德国夫妇——

  我们就想体验

  纯正的老北京生活

  2008年4月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招募挑选“奥运人家”,最终只有598户从数万户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荆继昌一家算得上真正的百里挑一。“除了家庭的住房的条件以外,必须要能用英语简单沟通。”老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请家教学英语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本周初,西城区旅游局专门为老荆家成为“奥运人家”搞了一个庆祝仪式,同时也欢迎首家入驻的德国夫妇皮特和西蒙娜。“这是旅游局专门送来的被子,厨房里有他们送来的消毒柜,他们还送来两套福娃,一套留在房间里,一套送给了那对德国客人。”荆继昌介绍,皮特和西蒙娜外出游览,晚上才能回来。“而且他们不太愿意接触媒体,前两天是旅游局带媒体一起过来,他们也只接受了短短几分钟的采访。”

  住在如此幽雅的四合院中,出门几步就能望见什刹海和钟鼓楼,恐怕谁也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被人扫了雅兴。据老荆介绍,这对德国夫妇从事律师工作,这次主要来上海协助做奥运有关的法律服务。“这次来北京度假,主要是游胡同,去天安门、故宫,还想去听京剧,完了之后就要去上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