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冰》导演徐耿从影多年,曾拍过《草房子》、《警察有约》等颇为文艺且口碑良好的影片。日前,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在徐耿看来,真诚是这个片子的最大卖点,“我们写了个绝对真诚的人,从剧作、到拍摄、再到表演等环节,主创们都是怀着一颗特别简单、特别真诚的心去面对。”他认为,很多人把《破冰》看成是奥运献礼片,在这个时机下,再联系此片的题材,如此说法也很正常。
刻画一个完整的人
“有人说孟庆余(故事原型)是一个英雄,有人说他是一个模范,但对于我们编导来说,不管他取得多么重要的成就,他首先还是一个人。”徐耿坦率地向记者讲起了电影《破冰》拍摄之初时的想法,在得到了大量的原型资料后,他决定要用一种平实的方式去讲述,“编剧决定了主攻方向,对于导演来讲,仅仅是二度创作。电影艺术其实更重技巧的展示,现在要把所有技巧、花哨的东西放到幕后去,用最朴素、最细腻的方式刻画一个完整的人,这与以往电影是有很大差别的,是个考验。”怎样把握作品中人物的魂?怎么坚持本真的镜头语言?徐耿说,这对于整个摄制组来讲无疑是个挑战。
唤醒一些东西
一个人物从心中长出来,到完成作品后向他(她)告别,是个痛苦又充满愉悦感的过程,但对于编剧许波而言,每一次告别,都不像告别《破冰》中的赵红旗这么艰难,“2006年冬天,我们开始在千里冰封的东北大地上行走,行走在黑白之间,寻找影片的种子。现在回想,那也是一个破冰的过程。第一天走进那个挂着‘七台河业余体校冰上训练基地’牌子的地方,就觉得有东西哽在喉咙里了,那是一个像难民营一样的地下室,孟庆余生前和他的几十个孩子就挤在那里……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的震惊,才走了一部分与他有关的场景,我们已无言以对,脑海不停地闪烁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一个用什么铸成的人?”她告诉记者,《破冰》剧本初稿完成时,曾取名为《理想》,“在当今繁杂的物质社会里,很多人都把这两个字忘记了,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这个小人物的出现来唤醒一些东西,我觉得赵红旗是一个有理想、而又很浪漫的人,有些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赵红旗就是这样的人。”
植根奥运精神
徐耿坦言,他从前看过多部国内外的反映滑冰类的体育电影,但在拍《破冰》前,便不去刻意看这些,“怕镜头语言、镜头技巧上的东西影响自己,也不想情不自禁地模仿它们。”
徐耿认为《破冰》多做了点探索,“比如:以往体育片中很多都强调竞赛精神,胜负对于竞赛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没有把着重点放在这上面;其次,从影片整体风格上讲,之前曾设想把影片打造成有现代感的、或有思辨色彩的、或有悬念的等一系列方案,最后都一一否决了,选取了一个平平淡淡的讲述方式,紧扣一个人的一生去走,这是一种文学的风格,说平实也行,白描也好。”徐耿称,在影片的最后,也没有表明这个教练到底培养了多少块金牌的获得者,但实际上,对于奥运梦想的追逐一直在片中有所体现,奥运精神已在片中植根。
“我想,一开始主人公赵红旗所谓的奥运理想并不是特别明确,随着他一步步走向冰的深处之时,这种理想开始由朦胧到清晰起来,实际上,奥运精神已在片中有所暗示和体现,在赵红旗身上也体现了平民追逐奥运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