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印度《梅里新闻》记者:让我们享受奥运会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10:47   体坛周报

  我决定用自问自答来开始我的文章:那些写中国事务的记者,真的知道中国的官方名字吗?中国的官方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些写中国的人,到访过中国吗?这一问题的答案又是振聋发聩的“没”!那些写中国的人,能否客观看待北京奥运会,而不要把政治强加到一个伟大的体育盛会中来吗?答案还是“不能”。这些记者们给了火炬接力全面的报道吗?我还是不得不回答“没有”。

  在大不列颠、在法国、在西方世界的其他地方,奥林匹克火炬经受了一切形式的拒绝,而这些地方本来是自诩最会兼容并蓄的。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在美国出生,在美国成长。

  没有人记得在阿根廷和坦桑尼亚这样的地方,火炬就得到了人们的欢迎,而西方记者和这些自我正义的人们还说:“阿根廷和坦桑尼亚人怎么能够用掌声来迎接火炬?”这些批评火炬和北京奥运会的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欢迎火炬的人根本不关心政治,除了享受北京奥运的快乐之外不想要任何别的东西。

  我去过中国,我看到一个愿意采取措施来对付恐怖主义的社会,而这些恐怖主义是西方社会只愿姑息的。如果有人说这些措施不公平,那我要说:任何社会和国家要生存下去,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国内的稳定和外来客人的安全。

  大量警察的存在,意味着中国公民和游客会更加安全。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可没有这样的安全。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做了大量工作确保没有恐怖事件,他们做了演习,还印发了相关注意事项的小册子。比如有小册子就告诉游客和公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包裹,或者是看到无主的行李该如何处理。

  中国机场采取的也是美国和西方世界通行的准则:检查站、海关检查、甚至是脱鞋检查。这是用来和恐怖主义作斗争且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中国只是拿来用用罢了。开幕式时北京禁飞,也减低了安保风险。

  我们今天真正应该谈的,是如何聚拢在一起庆祝北京奥运会。那些希望浪费自己的呼吸和笔墨到没脑子的谈论中去的人,你正在错过一场伟大的奥运会。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