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各国防兴奋剂的措施
美国处罚凭调查
通常来说,只有在运动员兴奋剂检测呈阳性或者逃避药检的情况下,一名运动员才会被处以禁赛的处罚,但有时也并非如此。2005年底,美国短跑名将蒙哥马利因为服用兴奋剂被禁赛两年,随后他宣布退役。
实际上,蒙哥马利的历次尿检一直都没有问题,但美国反兴奋剂委员会在调查巴尔克实验室案件中,发现蒙哥马利接受了该实验室的药品,因此将他送上了体育法庭。根据兴奋剂法,只要证据确凿,没有尿样检查阳性也可以给运动员定罪。同样,由于FBI地不懈调查,女飞人琼斯也被迫承认了自己服用禁药的历史。
法国检测翻旧账
对于那些确实服用了兴奋剂的运动员来说,躲过了一次药检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因为几年前的尿样可能会被随时翻出来。
2005年,法国《队报》披露出七届环法总冠军阿姆斯特朗曾经在1999年服用违禁药物EPO,原因是法国国家实验室对阿姆斯特朗当年的尿样B瓶进行了重新检测。尽管这件事情的调查最终没有结果,但法国实验室对五六年前保存下来的环法赛尿样重新检测的做法,对运动员威慑不小。
检测:北京奥运会将创两个历史之最
要想得到金牌,最后一关就是接受兴奋剂的检测。在北京奥运会上,每个项目的前5名都要接受赛后的兴奋剂检测,只有确认清白无误,才能够稳稳当当地把金牌挂在脖子上。同时,不要以为拿不到好成绩就可以逃过兴奋剂的检测,除了前5名之外,每个小项里还要随机挑选两名运动员检查。检查的时间也是随机的,有可能在决赛、半决赛,也可能在四分之一赛或预赛。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在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时检查比例为25%以上,前4名的队伍每队检查3个人。换句话说,只要是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随时都有可能收到兴奋剂检测的邀请。
悉尼奥运会总共进行了约2500次的尿检,到了雅典这个数字上升到了3600次。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兴奋剂检查的数量将达到4500次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在总共大约10500名运动员中,将有几乎一半的人要接受兴奋剂检测。这个数字是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在去年经过多次沟通最后确认的,充分体现北京举办一届“干净”奥运会的决心。
同时,对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运动员,北京奥运会的打击力度也是历史之最。除了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联合会有关违禁处罚条例之外,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兴奋剂并被处以6个月及以上禁赛的运动员,将被禁止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连续错过两届奥运会,基本上运动生命也就终结了。
英国出门药检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对前往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员都进行兴奋剂检测。英国反兴奋剂机构表示,每个运动员在7月27日进驻奥运村前都在广泛教育、不事先通知、多数人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进行了血液和尿的检测。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英国的反兴奋剂行动也是为了在自己举办奥运会之前避免在国际范围内难堪。
本版撰文竞报记者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