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于国家体育馆,徐本禹从事交通志愿服务
本报讯(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 金明 吴俊)昨晚,我省74名志愿者乘上了去北京的Z12次列车,他们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口服务国家体育馆,为奥运会提供观众服务、交通、票务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都是万里挑一
74名奥运会志愿者是从24900多人报名中,经过综合测试、面试、体检、政审后,最终确定的名单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40岁。
据悉,今晨,我省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抵达北京,统一住宿在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省的志愿者主要是服务国家体育馆,包括为奥运会提供观众服务、物流、交通、票务、注册、市场开发等志愿服务。
徐本禹做交通服务
奥运会志愿者中,最为耀眼的是刚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
“微笑服务就是最好的名片。”徐本禹告诉记者,到了北京主要是做交通方面的志愿服务。
徐本禹去年到非洲津巴布韦做了一年的援外志愿服务。听说北京奥运会要招募志愿者,他就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我在非洲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志愿者来参与奥运、服务奥运。”
最小志愿者提前熟悉大学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周知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990年出生的她,刚刚达到奥运会志愿者的年龄规定。从最初的报名到培训考核,她都一路顺利过关。
“我以前参加过学校的志愿者行动,经常到福利院去做公益活动,而且我的英语也不差。”说起自己的优势,周知信心十足。
这次,住进中国人民大学,周知很兴奋。“我保送的就是这个学校。” 周知告诉记者,这次也算是提前熟悉大学的校园生活。
志愿者都是多面手
武汉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张梦颖,曾参与过中博会、奥运会火炬传递,还陪护过地震伤员,这一次再次入选奥运会志愿者。昨日,出发前,张梦颖还主动给首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传经”:“ 做志愿服务要有责任心,关键是细节。”
这些志愿者中,除了精通外语外,很多志愿者还会第二外语。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志愿者陈晓静,这次担任的就是观众服务。
来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李函洋,将在奥运会期间做物流。“物流其实就是给参加奥运会的人员搬东西。”李函洋说,能参与奥运会很幸运。为了参加这次的奥运会志愿服务,李函洋还放弃了8月份举行的托福考试。
吃:辣椒酱满足湖北口味
团省委志愿者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志愿者的后勤保证,中国人民大学为志愿者提供了全新的被褥和家具用品。
根据湖北人爱吃辣椒的特点,国家体育馆还为志愿者们专门采购了辣椒酱,做好志愿者的饮食保障。
服务规范:不能和明星合影
到北京做奥运会志愿服务,见到很多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星,能不能借机找明星要个签名或合个影?省志愿者协会有关人员介绍,这种特权是不允许的。
志愿者服务的规范中,有一条就是不求私利。即使是在场馆服务岗位,志愿者也不允许观看比赛,更不能与明星合影。
按照惯例,组委会除了为志愿者提供制服、免费工作餐以及必要的交通补助外,不会直接支付工资和物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