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奥运会开幕式第二次彩排,焰火表演成为重点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四大猜想
昨天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二次彩排,焰火表演为重点。尤其是晚上10时开始的6分钟焰火表演,声若巨鸟振翅,意在天人合一。震撼人心之余,又颇多玩味之处。
彩排夜,也是狂欢夜。似幻似真,烟火八月,观者言,看完了彩排,更想看开幕式。
注重衔接
昨天的奥运彩排对入场观众的要求更加严格,随处可闻志愿者“不能拍摄”之声。携包观众与不携包观众,分由不同入口安检。
与以往不同的是,昨天的奥运彩排增加了焰火表演,前后燃放焰火七八次。除了开场、终场,其余焰火表演均不超过半分钟,焰火内容也与表演主题无关。一些观看彩排者表示,除了终场6分钟的焰火表演融入“天人合一”的元素,其他焰火表演似乎更注重“衔接”和“流程”,“相信开幕式演出时,会有新的内容。”
对终场的焰火表演,观者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也有部分观众觉得,“鸟巢”内外的焰火,形成了一定的“联动”。
全情投入
对开幕式表演的细节,观看者都不愿透露。不过,“出奇制胜”是共同的感受。“常常是一个表演到了尽头,看上去不会再变化,突然来一次转折。”
据悉,张艺谋导演在开幕式中,融入了龙、古装、山水画等传统元素,但转瞬之间,又会依靠灯光等变化,摆出大场面,让人惊喜。整个彩排过程让人“入戏”。每场表演结束后,场内7万多名观众都会热情鼓掌。全场掌声最响之时,是主持人模拟宣布“中国代表团入场”。
在“鸟巢”场内,还有多块电视屏幕,实时播放表演场景。让人惊叹的是,其中甚至有航拍的镜头。
迅速疏散
众所瞩目的主题歌与点火方式,昨天依旧“锁在云雾中”。一名观众说:“主题歌没听到,点火时,就是几个火炬手沿场跑,向观众致意。”据悉,模拟点火时,体育场内至少有6名火炬手。
而值得称道的是昨天彩排结束后的“快速疏散”。入场时,每个观众都分发了“疏散图”,注明可乘坐的轨道交通和公交。场外共有28条公交专线,设有28个站点,遍布东南西北。散场时,轨道交通短时间内有多列列车开过,迅速疏散客流。总体而言,散场秩序繁而不乱。
此外,彩排结束后,体育场中央还出现了5名歌星献唱。组织者提示观众,如一时走不出体育场,可坐下来继续欣赏歌唱表演,此举无形中也抑制了“大客流”的产生。文汇新民集团特派记者晏秋秋杨丽琼(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