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国《世界报》首席记者:我们报道全面的中国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9:16   新京报

  名记看中国

  布鲁诺·菲利普(法国《世界报》驻华首席记者)

  法国《世界报》驻华首席记者布鲁诺·菲利普绝对懂得享受,他的工作室是后海旁一座四合院。拐过喧嚣的酒吧区和游人如织的湖边,从旁边的一条小巷子进去,喧闹寂然无存。朱漆大门打开,便是一个曲径通幽的所在。

  幽居后海喜欢胡蝶

  2000年,菲利普在悉尼报道奥运,4年后,他来到中国。通过四年深度观察中国,如今,他又再次回到奥运报道的前台。只不过,这是一次特别的中国式奥运。

  菲利普的“中国式生活”从后海的居所开始,记者一走进他的书房,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风”。古色古香的中式木书架,上面放着几本厚重的中国史书。书架旁边的大幅画像,竟是上世纪初的中国影后胡蝶;红色地毯上盘旋着中国传统的织锦花纹,木茶几上则是茶色的托盘。热情的菲利普为记者倒上茶,用的是紫砂茶杯,杯中荡漾的,应是龙井。院子里,一只毛色白黄相间的猫慵懒地蜷在大美人蕉下,连这只猫都有个中国名字———“花花”。

  12版特刊报北京奥运

  尽管身处如此静谧优雅的所在,菲利普仍告诉记者,他最近要搬家。对他来说,这大概是奥运最大的“负效应”。“游人越来越多,后海变得没有以前安静了,这影响了我的工作。”

  作为世界知名的《世界报》驻华记者站站长,菲利普也自有一套奥运报道计划。“我们一共有8人报道奥运会,其中5人专门负责报道赛事,而我们另外的三个人则负责报道除比赛以外的一切新闻。”

  “奥运期间,《世界报》会每天出奥运特刊,大约有10到12版。这份特刊中一半内容关于赛事,而另一半则是关于中国”,菲利普说。“我们试图展现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国,展现中国不同的各个方面。因为,很多法国人对中国并不了解。”

  关注儒教文化与农民工

  至于特刊将具体展现中国哪些方面,菲利普表示,他已做了很多准备。“我打算做关于酒的报道,关于年轻人性观念的报道,还有关于油价、关于胡同生活、关于地铁、关于宗教信仰、关于故宫修缮,关于电视报道……”他的列举如数家珍。

  菲利普还特别关注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现象,“我已经做了一个介绍于丹的报道,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她教授孔夫子,而且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在某些层面上印证着儒教在中国的回归。”

  菲利普尤其提到一篇介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的报道。为了这篇报道,他专程赶到广东采访,“她体现了农民工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总之,我们会报道一个非常广泛和全面的中国。”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