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访谈录之普鲁申科:复出为了再夺奥运金牌(3)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23:22   新浪体育

  解说5:在米希林的训练下,普鲁申科的天赋开始表现出来,无论是跳跃、艺术修养、旋转还是别的什么,他都能很快就掌握要领。他12岁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三周跳,14岁时,便学会了第一个四周跳,比那些欺负他的师兄们都早。而且普鲁申科训练时还有一股不要命的拼劲,他每天都会练习上百次的三周跳,有时还包括四周跳。连教练都在感慨这个孩子把自己逼的太紧了。

  杨澜:我知道你在11、12岁的时候就有非常强的自我的约束力,你每天(?)上百次,这对于一个10几岁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能有劲每天走回家吗?

  普鲁申科:我那时候每天做150多个跳跃。1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从床上就起不来了,我早晨醒来以后动不了了,但是我父母说孩子快起来,你要去训练,我说妈你等一下,我妈特害怕已经我成了残疾人了,我自己也很害怕,但是后来,后来我从床上一点点爬起来,然后后来就开始能够慢慢的坐起来,浑身都湿透了,浑身是汗,浑身发热,后来站起来了,开始走。后来医生给我治好了。我当时背部有伤,因为每天150个跳跃,那是不得了的,有的时候老在摔在地上。什么东西都轻而易举的不是说一下子,一蹴而就绝对不会。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复杂的状况,失败的经历,这就是运动。

  主持人串场:(普鲁申科)的职业生涯离不开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由于纬度比较高,每年的五月到八月这里的白昼时间都很长,比如说现在已经到晚上的九点钟,却依然艳阳高照,诗人普希金就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朝霞匆匆替代晚霞,只留给黑夜半个小时”。就是用来形容圣彼得堡,著名的白夜的,由于同样的理由,这里的冬季黑夜也更显得相当的漫长,这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戏剧化的氛围,而普鲁申科的竞技生涯,也是如此。

  解说6:自1995年普鲁申科参加一系列正规比赛开始,他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实力,同年便取得了澳大利亚世青赛第六名。次年,14岁的他便轻而易举问鼎了世青赛。他的水平早已远远甩开了同龄级别的少年选手们。1998年,首次参加世锦赛的他就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当时他人小气傲,瞄准的不止是铜牌。

  杨澜:在比赛上,你出人意料的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虽然只是一个铜牌,但是对于你来说,第一次在比赛当中,获得这么好的名次。

  普鲁申科:98年是世锦赛的时候,我参加第一次世锦赛,我本来能赢。但那时太小,只想着赢,这其实是不对的。那会儿我并不是在展示自己,做自己的事,而是为了金牌而去的。

  杨澜:所以那一次给你的教训,不要太在乎自己得到的奖牌和名次。

  普鲁申科:是的,是的,我认为。这是我自己作出的一个结论。当我为金牌拼命奋斗的时候,我并没有得奖。当我只是做自己的事情,完成训练的时候,我却获得了成功。这是一种心态和想法。

  解说7:放下对于奖牌的包袱后,普鲁申科开始真正享受滑冰带来的乐趣,结果反而更好,2001年,他终于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不过,对那几年的花样滑冰运动来说,普鲁申科和另一位俄罗斯运动员亚古金戏剧性的竞争,构成了所有比赛的全部看点。其实他们的竞争早在普鲁申科从投入米席林门下求学就开始了,当时同门师兄亚古金就是普鲁申科的头号对手。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