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平安奥运,重如泰山
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实地考察奥运安保工作时说,平安奥运是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前提;没有平安奥运,一切无从谈起。
在奥运筹备上,“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之外,“平安奥运”被提上新的高度。
7月20日,北京的“三道治安查控防线”全面开启,警方在进京主要通道路口都设置了检查站,对进京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各主要道路还设置了由巡警组成的“巡查哨卡”,遇有突发事件,将在北京全城形成“闭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参与织成这张安保的天罗地网的,有11万人,包括警察、解放军、武警,以及大量的志愿者。
“北京奥运安保的特点与中国警方的工作传统模式有着密切联系,就是动员广大民众的参与。”北京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说。
公安部还推出了《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意在调动全社会参与反恐。
与此同时,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等6省市,已启动“护城河”工程,各地警方也纷纷承担起保卫奥运的任务,对进京的公路路口和火车站进行检查。
“北京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北京奥运会面临的安全形势总体是平稳的。”刘绍武说。
多项措施保奥运顺利进行
奥运会召开时,仅水一项,就预计每天比平时多用34万立方米。
物质供应、服务保障,北京准备好了吗?
“我可以非常有信心地说,我们完全能够保障。”刘志今天这样回答。他所列举的保障措施包括:
——目前,北京地区电网变电容量为5012万千伏安,完全能够满足预计的今夏1460万千瓦最大负荷用电需求;日供水能力达到295万立方米,可以确保每天240万立方米城市日常用水及预计奥运期间新增34万立方米用水要求。全市煤、油、气等能源库存量也非常充足。
——通过开通新线、增发新车等措施,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运力预计每天可增加近500万人次。从7月20日至8月3日,公共交通出行人次平均每天为1690万,完全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营后,机场年设计旅客吞吐量由3600万人次提高到7600万人次,北京南站和京津城际铁路也已正式启用。与此同时,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等12项配套措施。
——空气质量从1999年以来连续9年改善,达标率提高了40%。今年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了3天。从7月28日到8月3日,北京已经连续7天空气质量达到了规定标准,其中有4天空气质量达到了一级。
——建立了饮水污染物监测点和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在水处理方面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经106项指标检测确认水质安全,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追溯、跟踪和预警机制,实行全程安全监控;组建了共计3000余人的37个医疗团队,专门负责奥运会场馆驻地的医疗保障,同时确定了设有“绿色通道”、配备“双语导医”、“门诊专区”的24家奥运定点医院,可为中外来宾提供及时全面的医疗服务。
此外,在市容环境、市场供应、旅游接待等方面,北京市亦有一系列周密举措,确保奥运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