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月8日天气适合开幕式 可能提前实行人工降雨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1:06   扬子晚报

  明晚,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将正式举行,北京天气状况如何?昨天,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北京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王建捷,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乔林接受了记者采访。据了解,8月8日午后到傍晚北京地区将有短时的阵雨,总体来说应该是一个适合开幕式举行的天气。

  虽有阵雨但适合开幕式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8月8日午后到傍晚,北京地区有短时的阵雨,开幕式活动期间,以阴天为主,气温在25—30摄氏度之间。这是8月8日的天气情况。我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受到北方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和强热带风暴综合的影响,最近北京的天气复杂多变,所以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加强监测、密切跟踪、随时更新订正,还要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未来的两到三天,其他协办城市的天气情况要更好一些,对赛事没有什么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在8月8日应该是一个适合开幕式举行的天气。如果遇到雨怎么办?我们现在加强了短时的临近预报。中国有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有一些降雨,我想按照当时的技术是可以及时监测到的,而且随时告知我们的组织部门和参加者、运动员和一些公众。”

  可能提前人工降雨

  既然开幕式当天可能有阵雨,那么会不会提前进行人工降雨,确保开幕式顺利进行。对此,于新文说:“对这个问题,我有三个观点:一个是人工消云减雨的工作在世界上是一个难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我们为奥运服务保障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就绪,也包括这项工作,前期也做了一些试验工作。后期是不是要进行这种尝试,我们要根据天气情况,根据赛事的要求进行安排。”

  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也表示:“人工消雨的这种技术是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应该说我们掌握了世界上所能具备的技术。包括我们请了俄罗斯的专家指导我们这项工作。我想,这项工作既需要探索,还需要实践,为奥运会平安举行提供保障。”

  据了解,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为了保障开幕式的好天气,还是可能提前进行人工降雨。但是人工降雨只能对小于10毫米的雨是见效的。如果遇到比较强的降雨,提前进行人工降雨就不起作用了。

  四颗卫星每3小时预报气象

  于新文说:“经过几年努力,由四颗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多部雷达、加密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覆盖服务区域广、时空分辨率高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将能捕捉到更细微的天气变化。目前,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星、D星以及今年发射的风云三号01星都将为奥运提供服务,可以每15分钟获取一次卫星云图。北京及周边有7部、青岛及周边有3部新一代天气多普勒雷达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每6分钟获取一次探测资料,加上2部移动天气雷达,将能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在每个协办城市都建有新一代天气多普勒雷达。北京地区186个、青岛地区167个自动气象站使主协办城市的布设自动站的密度达到了城区约每5公里、郊区约每10公里,每5分钟就可以实时更新观测资料。”

  为了确保北京奥运的顺利进行,现在已经做到每日数次滚动制作72小时内比赛场馆气象预报,且以每3小时为单位进行预报。这种较长预报时效的服务,也超过了往届奥运会的48小时的气象服务要求。针对个别赛事的需求,气象部门还将提供未来24小时逐小时的预报服务,也就是每天气象部门要提供多种要素预报,这相当于以往气象部门工作量的40倍。遇有重大转折天气,如可能出现雷阵雨、龙卷风、冰雹等影响比赛的天气,将制作0~2小时临近天气预报(听歌),并及时发布更新的临近预报信息。另外,针对青岛奥帆赛,专门开发了赛场浮标站逐时风的精细化预报方法,为赛场4个浮标站提供逐时风速、风向预报。

  立秋后北京不闷热

  北京这两天比较闷热,在30—35摄氏度之间。空气当中相对的湿度也挺大的。据了解,从前天晚上到昨天早上,北京的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有非常明显的雾。这样湿热的天气势必给运动员们的发挥带来困难。对此北京市气象局王建捷副局长说:“整个奥运会时间还挺长的,运动会是17天,现在还没有开幕,一共是20天。比较长时间的预测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8月9日、8月10日我们预计有中雨的天气过程。比较闷热的天气,随着降水的来临,它应该是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在这之后,可能会有几天晴天。按农历来说,8月7日就立秋了,立完秋后北京的天气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闷热了。”

  本报特派记者组

  汤敏 殷小平 张昊 刁勇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