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李云报道 雅典人说,2004年奥运会前,雅典的奥运场馆之所以建设得那么缓慢,主要是因为满地的古迹让每个铁锹都战战兢兢,这实在是个很可爱的理由。但却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希腊,这是个俯拾皆是艺术的国度。而希腊人,也的确利用短短的20多天无所不用其极地炫耀着他们引以为豪的文明。有人说:在雅典,你在街头踩过的一块石头,或许就有着几千年的故事。
毫无疑问,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我们看到的最具传统文化的一届奥运会。
萨马兰奇先生说过,“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中所固有的。没有反映主办国精神的生动而可见的文化活动计划,奥运会将会是不完整的。”
如果说,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就已经将希腊古老文明的基因注入奥运会,那么,2004年“奥运回家”的文化主题则让奥林匹克完成一个纵跨百年的文化之旅。到达2008年,这个文化之旅则从同样拥有漫长文明历史的中国开始,踏上全新的旅途。百年来,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每个奥运国度都为全世界展现了自己伟大的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本身就是古希腊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是,真正有意识地将本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结合起来,还是二战之后在国际奥委会的倡导下,渐渐形成风气。 1960罗马、1968墨西哥城 古文明的另类碰撞
1960年,意大利终于盼来了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标志上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就是传说中的罗马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会徽居中几个大大的字母是拉丁文“1960”的意思,可见罗马城徽是古罗马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罗马把自己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利用到了极致,摔跤比赛是在2000年前举行角斗的旧址马克辛奇巴西利卡举行的。那届奥运会利用的其他古迹还有卡拉卡拉大浴场(体操比赛)以及君士坦丁凯旋门(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等,所有这一切,至今使人沉浸在对古罗马文明的缅怀中,古代建筑、纪念碑、各大名胜与现代化的奥运会和谐结合。
而与罗马同样拥有古老文明的墨西哥城第一次通过奥运会让世界感受到了另一种伟大古文明力量。的作为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和“壁画艺术之都”,墨西哥城不仅是美洲古老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的发源地,其气势磅礴、绚丽多姿的壁画艺术更是举世闻名,这使得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徽充满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其会徽设计不仅借鉴古老壁画图案,还将古雕刻艺术的线条排列手法与现代光谱艺术结合,使得一根根平行线条充满运动之美。会徽创造性地运用黑白两色,形成鲜明对比。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与“墨西哥”英文字母图形、传统壁画图形巧妙结合,不仅有古老印第安图案之美,同时,会徽每个字母的横竖笔画,皆像环形或直线跑道在层层环绕,营造出无限空间感,让人无比震撼。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当时的墨西哥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奥运比赛场馆,但这个成功的会徽设计,却帮助墨西哥在全世界面前营造了一个充满热烈气氛的奥运盛会形象。 1964东京、1988汉城 亚洲文化走向世界
提起1964年东京奥运会,人们都认为那届奥运给了日本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因为就在二战之后,日本以科技作为立国之本,电子产品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1964年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日本作曲家马耀如米将在日本寺庙里录下的古钟声融进电子声响中,演出了绝妙的“奥林匹克钟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