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命储蓄罐”存奥运精神 癌症患者谱精彩人生乐章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09:10   东方网-文汇报

  

  戴焱淼

  早晨,到楼下小区里练半个小时气功;睡前,往电视柜上的陶瓷储蓄罐里投两枚1元硬币。这是邱海娣(上图)5年来每天必做的两件功课。一件代表着一天的开始,另一件则意味着她又享受了一天。

  第一次见到邱海娣是在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奥运助威团临行前的一个活动中。200名成员穿着统一的蓝色队服聚集一堂,每个人的神情都因即将到来的圆梦时刻而散发着光彩。邱海娣静静地坐在那片欢快的海洋中,时而和身边走过的老友点头微笑,耳语几句。羸弱的面庞因为病痛的折磨显得有些疲惫,却遮掩不住她双目中所透出的激动和喜悦。

  7年前,当邱海娣得知自己患肺癌后,她一直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和病魔作着斗争。她有一副好嗓子,经常为病友和医生护士们唱歌,被亲切地称为“青藏高原”,她还担当起了俱乐部五角场镇块长一职,组织会员们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对此,邱海娣并不觉得累。因为在5年前,她的心底就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支撑并陪伴着她每天的前行。

  “置身于此的这一刻,我才敢相信,我终于等到了今天,终于战胜了这5年。”8月11日,她将在丈夫的陪同下,和助威团另外199名成员一起,前往北京兑现那5年前的约定。

  邱海娣还记得5年前也是在这里,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谈到奥运,提出了“每天存2元,2008相约看奥运”的倡议。“存的不仅是对奥运的期盼,更是一种生命的坚持。尽管我们患了癌症,但我们同样可以享受奥运的阳光。”袁会长的鼓励让大家看到了对未来的向往及对生命的追求,奥运助威团正式成立。宣誓仪式上,在慎重接过“生命储蓄罐”的同时,邱海娣心中战胜病魔的希望也被奥林匹克的圣火悄悄点燃。

  可5年的时间对癌症病患来说,却是一道不易跨过的坎。当奥运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之际,康复俱乐部不少病友却没能抵抗住病魔的侵袭,一个个遗憾地离去。从最初2000个报名者,到去年11月,助威团只剩165名成员。

  一个病友倒下后,他未完的愿望借着储蓄罐传递到新成员的手中,一场“生命的接力”于是就这样悄悄地进行着。上个月,团内的“抗癌楷模”潘健桦在临行前突然离世,另一位病友接过了潘大姐的“生命储蓄罐”。“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她未竟的梦想去北京。让她知道,奥运,依然有她。”

  为了此次北京的圆梦之行,邱海娣的爱人老胡特地为她买了辆轮椅。“到了那儿还要上长城和北京癌症康复会的朋友们联谊。我怕她走太多路吃不消。”其实,在年初的身体检查中,邱海娣被发现癌细胞转移,加上喉返神经遭压迫,现今每说一句话都十分艰难。面对如此的身体状况,许多亲戚朋友都担心她如此舟车劳顿是否吃得消,老胡是她北京之行的支持者,“能去北京为我们的奥运健儿助威已经成了支撑她的动力,成了她的生命追求。实现这5年的约定,对她来说是一种成功。”

  邱海娣和她的病友虽然不是体育选手,但在生命的奥运赛道上,他们凭借着坚持和顽强谱写出了精彩的人生篇章。陈成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