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8月8日奥运专电 题:“不远万里也值得”
新华社记者冯坚 蔡玉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再有20分钟就要拉开帷幕。
她,身着绿色衣服,站在“鸟巢”的走廊上,静静地等待开幕式的开始。
她名叫维塔丽亚,来自立陶宛,一个国人可能不太熟悉而遥远的波罗的海国家。
“我来自立陶宛。那是个遥远的国度。我此行就是来看北京奥运会的。这里的表演肯定很精彩,因此不远万里也值得,”当她知道记者的来意时主动用不太熟练的英语说道。
她身体斜依在走廊的护栏上,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而此时体育场内开幕式前的一些表演正在进行。场内不时传来观众的鼓掌声。“我是名教师,我和丈夫一起来的。我们两天前就到了北京,在这里将看10天的比赛,”她的兴奋溢于言表。
此时,在不远处,有一个来自法国的团队,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开幕式。
“我们是从法国巴黎来的。我们这个团队有600多人,就是来看开幕式的,”团队的阿瑞斯坦雅告诉记者。
“我们是法国的一个组织,与法国奥委会合作,负责在法国销售北京奥运会的门票,”没等记者提问她就脱口说道。这时,站在她附近的鲍耶说:“我们是幸运儿。”
这时,长廊里的观众越来越多,一些人在找自己的入口,一些则在那里悠然地品尝着茶和咖啡,而更多的人在排队购买食品和饮料。
“排队购买食品的人太多了,队很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人来看开幕式,”一个外国朋友一边说一边急匆匆地走进了入场的人群。
在体育场内,记者们都在紧张地观看节目和编写稿件。来自比利时一家晚报的菲利普说:“我们一个小时前就来到体育场自己的位置了,企盼开幕式的开始。”他一边说一边在往电脑里打字。
开幕式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
“节目简直太精彩了,太让人难忘了。我今天不写稿子了,明天再写,今晚就看这么精彩的表演了,”坐在旁边的德国汉堡一家报纸的尼尔斯兴奋地说。说话时他的双眼一直盯着场内的表演,一刻也没有离开。
“别说德国,就是再远的地方,也值得来,”他情不自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