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刘阳 李江涛 史春东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几点开始?对于大多数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志愿者来说,开幕式从8月8日早上8点就已经开始了。从8点到9点,近2400名赛会志愿者已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就位,为开幕式做各项准备,只等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快点到来。
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两个小时,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若干正在“鸟巢”工作的志愿者。这些开幕式近在眼前,但却无法在现场观看开幕式的志愿者骄傲地告诉记者:“即使看不到开幕式也值得!我们就是来‘鸟巢’为大家服务的!”
“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鸟巢”的一个观众入口,记者看到一位中年大姐身穿蓝色志愿者T恤衫正热情引导观众入场。“大姐,您多大年纪了?”记者问。“我52岁啦,”这位中等身材,脸上化着淡妆的大姐说。“那您能用英语引导观众吗?”记者又问。“可以,”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从南非来的,在那里住了15年了。我是海外志愿者。”
陈清是福建人,15年前到南非开普敦做生意,现在开了一家“中国大酒店”。作为海外志愿者,她一周前到达北京后就开始投入工作。她诚恳地说:“我来这里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来出力、来服务的,是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陈清告诉记者,共有18名海外志愿者在开幕式上为观众服务。尽管当日无法在场内观看开幕式,陈清依旧开心地说:“开幕式后,我就到‘鸟巢’田径比赛现场当志愿者了,我最想看的就是刘翔的比赛,还有足球决赛。”陈清还透露,她打算回到南非后,就报名当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志愿者,“我想把在奥运会上学到的知识回馈给我的第二故乡,”她说。
在陈清的腰包里,她特地放了笔记本和笔。作为全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副会长,她说她“有空时要把感想记录下来,带回南非给华人朋友们分享”。
“开幕式结束后一定来接您”
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徐慧敏是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子,他腼腆地表示,他原来皮肤就比较黑,来“鸟巢”当志愿者后好像又晒黑了一些。徐慧敏说,他的工作是“运行支持”,说白了就是“机动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离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半小时,徐慧敏接到任务,让他推着轮椅到观众入口接一个80岁高龄的观众。他迅速找到这位观众后,就推着他前往6楼的观众席;他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熟门熟路地来到电梯位置。
徐慧敏对记者说:“我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所有的观众席入口和电梯位置我都知道。”刚到“鸟巢”时,徐慧敏感觉“鸟巢”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大,但是走了很多圈,熟悉了场地后,才真正感到这里的巨大。他说:“正因为对这里的空间有着切身体会,我才更决心要服务好观众,希望他们少走冤枉路。”
把老人送到指定位置后,徐慧敏蹲下来对老人说:“您放心,开幕式快结束时,我一定来这里接您。”
国家体育场志愿者副经理段兴中告诉记者,近2400名赛会志愿者在开幕式期间提供服务,他们主要分布在观众服务、媒体服务、贵宾服务等岗位,涉及的业务口共26个。其中,为观众服务的志愿者最多,有近1300人。
“我们用夸张的表演带动观众”
武博是一位长相甜美、身材修长的女孩子,她也是本次开幕式观众席上500名“演出助理”志愿者的一员。武博和她的同伴马甜甜在开幕式的过程中将带动现场观众,作出特定的动作或引导观众拿出道具为开幕式添彩。
两人是北京“舞和谐”艺术团的成员,是专业的舞蹈演员。武博表示,比起平时跳舞,她们如今要用更夸张的表演来带动观众。当运动员入场时,记者看到,武博舞动着拨浪鼓和“祥云”丝巾,带领观众欢迎运动员;她所负责区域的观众果然手执拨浪鼓挥舞个不停,不过有些人没有举丝巾。
马甜甜介绍说,她们此前培训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从6月起,就开始集中培训了。为此,她们还放弃了夏天去美国、韩国的交流活动。“我这样做挺值的,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马甜甜说。
武博还告诉记者,她们今天早上来到“鸟巢”就开始工作了,正是这500名演出助理,把10万份装有道具和小礼物的“演出包”放到观众座席上。
据共青团北京市委社区工作部部长祁治国介绍,除了这些早出晚归的近2400名赛会志愿者,从8日早上6点到晚上12点,2000多名城市志愿者也在国家体育场周围的19个服务站点为中外宾客提供语言翻译、乘车路线咨询、场馆周边设施介绍等志愿服务。
为奥运会开幕式服务的4000多名志愿者,说起奥运会,相信他们都会讲述起自己与奥运会的不同版本的故事。正是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以他们辛勤的工作和热情的笑容,成为开幕式上令人难忘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