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上海8月8日电特写:上海:每个人的奥运狂欢
记者陆文军、华晔迪、张磊、贾远琨
百年的奥运梦想,7年的倾情期盼,理想变成现实的这一刻,上海,今夜每个人都在享受奥运带来的欢乐。浦江两岸,灯光溢彩;大街小巷,国旗漫卷;脸上,是洋洋喜气;心头,是无比自豪。
华灯初上之时,上海外滩灯火璀璨,与一江之隔的陆家嘴交相辉映。霓虹、笑靥,随处可见的小国旗、奥运吉祥物,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夜,申城为2008奥运会沸腾。
在“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很多商店为了让员工能按时观看开幕式都提前关门,但是南京路上依旧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到一起,共同欢庆中国的节日。
人群中有不少西方面孔,有的人还穿着印有“I love
China”的T恤,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藏不住的激动和期待。身穿澳大利亚传统体育服装的约翰(John)是个体育爱好者,也是澳大利亚足球队的铁杆粉丝。他说,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很吸引人,他很荣幸能与中国人民一起迎接北京奥运的到来。“开幕式展示的东方文化之美太迷人了,我希望借助奥运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来自上海的年轻情侣陶进和徐钰淇都是22岁。他们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无比激动。今天,我为我是中国人而分外骄傲!”
由老式石库门改造的新天地是上海的时尚地标,奥运开幕之夜,这里的露天酒吧、小型餐厅、街角的小茶座,都凝聚了前所未有的狂欢气氛。白皮肤、黄皮肤,蓝眼睛、黑眼睛,香槟、鲜花,空气中弥散着文化交融的欢乐气氛。
“5、4、3、2、1!”开幕式在人们的倒数计时中正式开始,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
“真是令人期待!”来自德国的乔莎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她和朋友专程来中国看奥运。几天后,她们将奔赴北京,并用3个月的时间观看奥运、游历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
当电视上出现日晷、缶等中国传统元素时,很多外国朋友发出阵阵惊叹。“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是我最期待看到的,它能最好的展示中国奥运的独一无二。”美国小伙子蒂姆说。
复旦大学“相辉堂”座无虚席,过道里也站满了人,同学们欢呼雀跃,为奥运喝彩,为祖国祝福。新闻系四年级学生刘冬告诉记者,7年前,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他们全班沸腾了,教室中喜悦的气氛丝毫不亚于申奥会场。
在张江高科园区,30余名年轻人举行小型聚会,共同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小型会堂里,不时响起阵阵欢呼声,为开幕式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感叹。当烟花勾勒的巨大脚印沿着北京的主轴线行走时,13亿中国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奥运的脚步离我们如此之近。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品牌建设部的员工贾怡说:“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在这场开幕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四大发明到高新科技,从古典艺术到现代文明,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悠悠数千年的灿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