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8日晚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曾向媒体表示,点火仪式毫无疑问讲成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最大亮点,但对如何完成这一仪式却守口如瓶。但,开幕式结束之后,央视即刻播出张艺谋揭秘点火仪式的短片。在该短片中,张艺谋亲自上阵,梳理了点火仪式的诸多周折,以及最后确定现行方案的过程。他介绍,副导演陈维亚提供了画卷舒展的细节,原本点火人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许海峰,但因其体力不支且工作繁忙无暇训练因此换为李宁承载此重任。
在张艺谋原先的设计里,由代表中国文化的凤凰衔着火种点燃火炬。但因技术问题,尤其因为诸多横向钢丝的盘结,会因光效突出显得特别难看。加上现场测试,环境的脆弱,使得他们最终放弃了该计划。
据开幕式核心创作团队的一致认可,点火的十五秒时间,需要一个完整的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理念来传达奥运的精神。据张艺谋分析,“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患有帕金森症的拳坛传奇人物阿里颤抖着点燃圣火,能够感染全世界人民是因为他这个人。”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副导演陈维亚想出了用画卷和云纹的方式辅助点火。张艺谋在结合蔡国强的导火索的特点,以及进一步的多次细化后,确定此套方案为可行的点火方案。
因此,我们在开幕式的最后看到,李宁被笼罩在光束中,犹如嫦娥奔月的意境,在舒展开的画卷上,一步步登顶。赵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