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第二天就要正式表演了,怎么也得让他们睡饱啊!”8月7日,开幕式前夕,刘海科第一次不要求2208名学员排练到深夜,而是让他们晚上10点就休息。
事实上,从去年获得参演资格到2008年2月21日塔沟武校228名学员赴京参加奥运会演出启动仪式,再到3个月后另外2200多名参演学员及一批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进京训练,他们在一年3个月里,在昌平的秘密训练基地里,他们每天就在不断的排练中度过。
虽然奥组委对入京学员的训练场地、生活条件、医疗保障诸多方面都作了具体安排,但时值高温天气,有段时间甚至每天16个小时的大运动量训练,可能出现的隐患不容忽视。针对可能发生的中暑等问题,校领导采纳老中医的建议,组织采购了中草药配制的凉茶供学生饮用,其中普洱茶配冰糖饮用的民间验方功劳不小。
刘海科记得,7月5日一早,他们到鸟巢去适应场地,正赶上降雨,功夫小子们在露天场馆中坚持了两天两夜的连续训练。导演组的成员无一不被学员们感动。
导演曾设计三套表演方案
为了能让节目顺利圆满,导演组根据天气变化设计三套表演方案。
刘海科说,第一套方案是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正常演出,第二和第三套方案则是专门为阴雨天气设计的,“根据雨大小会选择后两套方案中的一种,这两套方案主要是取消一些容易使人滑倒的动作”。
目前,塔沟武校还有2000多名学员正在积极备战奥运会闭幕式和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出。其中,学员张帅可将作为中国惟一一名男子散打队员参加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
图/本报特约记者 陈晓东 文/本报记者 张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