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安全揭秘
给烟花植入“大脑”
鸟巢初具规模之时,不少业内人士表现出同样的忧虑:鸟巢的保护薄膜,无法承受任一烟花品种的高温,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火星落在鸟巢上,薄膜当即就会被灼穿。鸟巢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奥运开幕式只能燃放冷烟花,而这必将影响开幕式的观赏效果。如果能控制每一个火星的“着陆点”,使所有火星全部在鸟巢棚顶燃尽,焰火的高温就不再成为鸟巢薄膜的“克星”!赵伟平说,关键时刻,熊猫烟花人的另一科研项目——芯片烟花,起到了关乎全局的功效。一年前,熊猫烟花公司开始与北理工合作,开发“芯片”烟花产品,让写有燃放时间等数据的芯片,植入烟花“心脏”,由数码控制系统操控烟花燃放全程。如此一来,烟花如同拥有了“大脑”,有能力跟计算机系统“对话”,每一个火星的起爆时间、最高点、“着陆”点全部都在计算机的掌控之下,即便是上万枚烟花同时绽放,所有火星也能在同一时间闪亮,同一时刻飞抵设定地点,同一时限内燃尽。
8月8日晚,1.6万枚烟花的数亿个火星,全部遵从计算机系统的指令,在鸟巢上方充分燃尽,最后一次眨眼,最后一次闪亮。
晨报记者 郝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