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主火炬的神秘亮相让无数观众惊叹不已。可是你知道吗,奥运会主火炬点燃前居然是“躺”着的!工人们在8日21时左右花了17分钟才帮它站起来。昨天,北京奥运会主火炬运行团队负责人、北京燃气集团安全运营部经理徐彤揭开了奥运主火炬点燃前的这些秘密。
建好后的主火炬一直被“深藏”在鸟巢里,开幕式前,很多探营的记者希望一睹火炬颜容,但都无功而返。徐彤告诉记者,主火炬就“躺”在距鸟巢“碗口”30多米的地方,8月7日前用充气罩遮挡着,8月8日撤掉充气罩后又用了一大块布盖得严严实实。
8日晚21时,也就是运动员开始入场时,奥运主火炬运行团队工作人员将火炬平移了30多米,到达预定位置后利用液压杆撑起火炬,竖在观众后来看到的鸟巢“碗口”处。从开始平移到火炬完全“站直”仅用了17分钟,由于灯光配合到位,如此大的动作居然没有被发现。
由于奥运主火炬需要移动,燃气管自然也需要现场连接。徐彤用“咔咔”这个词形容了整个接管通气过程。“奥运主火炬使用的是6根125毫米直径的带卡扣式快速接头金属软管,工人们将接头对准、插好就大功告成。”徐彤说,由于训练了多次,燃气管只用了1分钟就接好了。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家中燃气灶点燃时会发出“嘭”的一声。而奥运主火炬点燃的刹那,除了观众的欢呼,并没有听到其他声音,这也是一大秘密。徐彤透露,“嘭嘭”声是天然气混入空气产生的爆燃声。在接好燃气管线后,整个奥运主火炬燃气管道首先被注入氮气,这样既能检测是否有泄漏点,又能隔绝天然气与空气,防止产生巨大的声响。
本报记者 王东亮 RJ179 徐春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