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奥运聚集各国政要 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牌拉拉队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21:25   足球-劲体育

  特约记者刘必报道 2007年11月25日是中国外交部当年第二次公众开放日,主题为“中国外交与北京奥运”。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吴海龙热情地向参加开放日的公众代表介绍:“办奥运会就是一次外交。”这是奥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外交,奥林匹克的魅力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政要都吸引到北京。“奥运会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体育本身。”因此,外交部特别向北京奥组委提供了300多名能够提供小语种服务的志愿者,为奥运服务。吴海龙表示,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有许多重要标准,其中重要的一个是有多少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多少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为此,外交部组成了专门的贵宾接待部门。

  2008年8月8日如期而至,国际奥委会所属204个成员国(地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共有八十多位外国政要来到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与此同时,中国国家领导人与各国政要将分别进行约七十场会见。来京的政要几乎囊括了全球主要的国家头面人物。北京上一次如此济济一堂,还是在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而此次双边会晤的规模与密度之大,在中外高层交往历史上实属罕见。全世界一半以上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等齐聚北京,俨然成为奥运赛场之外另一场精彩的“奥林匹克”。

  不少中国学者认为,这些领导人最终选择来到中国,是奥运作为一种国际机制存在的最好体现。各国超越一切分歧聚在一起,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友好的体育比赛中表达共同的人性光辉。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使世界各国政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来到中国,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接触中国,这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促进中国更深更广地融入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运会也是中国展现开放态度的象征。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典,也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展示。不少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大多对中国怀有深深的敬意和好奇,北京奥运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亲眼目睹中国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位于南美洲的发展中大国巴西,国情与中国也有几分相似。巴西总统卢拉7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时就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就也给巴西带来了鼓舞,巴西的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有意申办2016年奥运会。

  俄罗斯总理普京对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他说:“应该特别感谢和高度评价奥运会东道主———我们的中国朋友。我知道,中国这些年为筹办奥运会付出了大量心血,并承诺要举办一届各方面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奥运会。”而对世界上少数人将奥运会政治化的做法,普京认为这是“对奥运精神的践踏”。他引用顾拜旦的话说,奥运会是运动员的比赛,而不是国家间的较量。普京说,奥林匹克运动基于团结、理解与合作的价值观,不信任和对抗有悖于奥运精神。

  从今年7月底开始,美国、日本、韩国等驻华大使馆便开始启动了紧急体制,迎接前往北京参加奥运活动的布什、福田康夫和李明博等本国元首政要,并积极安排政要会晤等相关事宜。从外交角度来讲,中国过去在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等其他国家城市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作为多国首脑聚会的国际外交舞台的提供者,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说明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外交领域的一个重要组织者。

  在各国政要中,王室成员成为了一道独特景观。阿联酋哈雅公主、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和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太后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丹麦王储腓特烈、荷兰王储威廉·亚历山大,英国公主安妮、卢森堡大公亨利、卡塔尔王储塔米姆阿勒萨尼等各国王室成员纷纷抵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王室曾经是奥运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最早顾拜旦成功地说服当时的希腊王储康士坦丁伸出援手,现代奥运会得以顺利起航。随着时间推移,王室成员更多是作为参赛选手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挪威前国王奥拉夫五世还曾在1928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获得6米型帆船赛的冠军。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