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数天来仅记者一人买口罩 北京联垃圾站都令人惊奇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03:55   现代快报

  曾有美国运动员戴着口罩到北京,最“受伤”的是老北京们——您应该来了以后亲自感受感受,再决定要不要戴口罩。“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大口深呼吸!”这几天,记者来到街头、场馆,深触北京绿色脉搏。

  口罩?压根儿没人买!

  “有口罩卖吗?”在海淀南路的景弘康泰大药房,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有是有,不多。”对方疑惑地反问,“这种天气您买口罩干什么?”“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啊。”记者有意说。“不会吧?北京空气都好成这样了,您还怕污染啊?”对方惊讶得轻声叫起来,“老实跟您说,这么些天,来买口罩的还就您一人儿。”

  这话听得记者忍不住笑了起来,赶紧告诉她只是来探访一下。话还没说完,她立马接了过去,“就是美国四位运动员戴着口罩来北京给闹的,太夸张了,后来不是道歉了嘛。咱老北京住了这么多年,说实在话,还就是数这段时间以来北京空气最好,我家老太太天天一大早就出门晨练呢……”

  公交地铁出租很“绿色”

  走在北京街头,看着整齐的车流记者曾担心会不会有拖着“黑尾巴”的。特别是公交车站,往往一连几辆接连进站,如果都有“黑尾巴”,那真得戴上口罩了。可是一连“观察”几天,还真是一个“黑尾巴”都没抓住。

  昨天在乘坐公交大巴的时候,司机程师傅揭开了“谜底”:“我们是天然气公交车,当然环保啦!”说完这个,程师傅还坏笑了一下,“您不是北京人吧?咱北京的天然气公交车数量可是全世界第一呢!”原来,北京的天然气公交车今年已经达到了5000辆,这种只喝气、不喝油的公交车,已成为北京街头的第一道绿色风景线。

  其次,全市的出租车也逐步向天然气燃料过渡,目前“喝气”的出租车已经超过10000辆,这些“气车”构成了北京街头第二道绿色风景线。

  此外,北京公共交通还有重要的渠道——地铁、轻轨,15万公里的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与公交的换乘也实现了无缝衔接。在快捷、舒适的同时,也是北京第三道绿色风景线。

  一个垃圾桶“四张嘴”

  很全能的垃圾桶

  10日上午9点多,环卫工汪大姐身穿印着“海淀环卫”的背心,踩着保洁车来到紫竹桥边的一个垃圾桶旁缓缓停下。只见她掏出一串钥匙,挨个儿打开垃圾桶上的每把锁,把里面的垃圾收纳箱拿出来一字儿排开,再逐个把里面的垃圾倒进保洁车……记者仔细一数,呦,这个垃圾桶灰色的桶体、黑色的顶盖,外表看起来很“朴实”,可胃口却很大,而且足足有“四张嘴”:一个专吃可回收垃圾,一个专吃不可回收垃圾,再一个专吃电池和光碟,还有一个专吃烟头。“这都是两个月前刚换上的,原来没分得这么细。”汪大姐一边忙碌一边介绍,有了这个垃圾桶可好了,他们清理回收起来也格外方便。在她的保洁车上,记者看到扫帚后面露出一个白底红字的牌牌:“奥运之星环卫岗”。

  “垃圾站”远看像别墅

  去过北京什刹海的人都知道这片地方多秀美,所以当记者昨天经过这里,看到入口处斜对街一座青瓦飞檐、“古色古香”的建筑时,想也没想就觉得这肯定又是什么小别墅。没想到等走到面前大吃一惊——这明明就是个垃圾中转站。左边挂着门牌:地安门西大街16号;右边挂着单位牌:密闭式清洁站。看到这几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嗅了嗅鼻子,“啥味道也没有!”记者赶紧掏出相机咔嚓两张。在这儿工作的刘师傅热情迎上来,“我们这是密封的,垃圾收集箱全都在地下,保洁车来了把垃圾倒进去以后,还要消毒。”说着,他走到角落里一个开关处,用手一按,一缕喷雾在场内弥漫开来,一股清香也随即散开……

  刘师傅告诉记者,目前西城区这片儿基本已经都改建成了这样的封闭式垃圾站,不但外面看着漂亮,而且也能减少周边市民的意见,“像您这样一开始错认为这是别墅的人有很多呢。”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