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其钢 开幕式音乐总监
2008年4月,这首歌最终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推荐曲目,并因此采取了更加严格的保密措施。到了7月底,开幕式的主创团队才最终决定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歌。
创作背后
征集 4期近10万件作品
《我和你》在开幕式上唱响之后,创作者陈其钢就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身为开幕式的音乐总监,选出的主题歌是自己创作的,这需要相当的勇气。据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透露,其实这首歌也是通过征集和无记名投票才正式确定的。北京奥运会歌曲面向全球征集的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谓非常长。根据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北京2008奥运歌曲全球征集共进行了4期,收到应征作品98871件。人们所熟悉并已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都是在这次全球征集中诞生的,比如《永远的朋友》和《北京欢迎你》。
等待 十万中竟无一
虽然征集的作品达到了近十万首,但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希望要的那种歌曲却一直没有出现。他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主题音乐不要有压迫感的,不要进行曲式,甚至不要太激昂的。而大多数征选上来的奥运歌曲,恰恰都是这样的风格。因此,又一轮的面向数十位专业音乐人的“定向征集”活动,在去年和今年初再次展开。孔祥东、乔吉奥·莫罗德尔、陈其钢、谭盾、鲍比达、迈克·巴特、王力宏、周杰伦、冯晓泉、小柯、林夕、金培达、陈少琪等国内外音乐人都成了这一轮征集的目标。而张艺谋,也根据开幕式的风格要求,不厌其烦的对每个音乐人阐述自己对歌曲的想法。
决定 23号作品,就它了
虽然《我和你》一开始是为了国旗入场而写,但在2007年10月的“再次定向征集”24首重点推荐歌曲审听会上,这首歌入选并成为了8首主题歌候选曲目之一。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采用了全部隐去歌曲名称和作者等信息,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完成了这次评选,并且还确定了这首编号23的《我和你》为重点推荐曲目。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对这首歌的评价是:简单好听、内涵丰富、温暖抒情、易于传唱;国际风格较强,中国味道浓郁,与开幕式创意主题和风格展示十分匹配。随后在2008年1月,北京奥组委的负责人在听取了主题歌征集评选的汇报之后,也原则同意了“23号作品”作为主题歌重点推荐曲目,并进行保密处理。
刘欢 莎拉·布莱曼 主题歌演唱者
23号作品一开始的名字曾经叫作《永远一家人》。最终确定为主题歌之后,才正式定名《我和你》。7月底两位演唱者才知道合作对象是谁。
演绎背后
版本 “欢莎”组合,并非惟一
刘欢在7月22日接到通知,7月23日见到这首歌曲,而那时,他甚至还不知道要跟谁合唱。“我是7月30日才知道和莎拉·布莱曼一起唱的。”虽然留给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排练时间很短,但其实这首歌在创作出来之后,曾经编配过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李宁点火炬飞天部分的合唱段落,用的是总政合唱团和中国广播艺术合唱团的版本。但其实之前还录制了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杨鸿年指挥的童声合唱团等其他版本。在确定“欢莎”组合之前,这首歌因为处于保密状态,还由两个非常年轻的歌唱家演唱过一个版本。
不单单是主题歌有音乐人们付出的心血。开幕式上每一段音乐都经过了非常认真的创作讨论过程。陈其刚透露,往往是先确定一个开幕式的场面,导演阐述这个场面需要的意境,然后交由十几二十位音乐家为此作曲,然后从中选择出合适的段落。
旋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刘欢曾经用“不错,但是挺意外”来评价。他自己也透露,自己也曾经想过,奥运会的主题歌除了慷慨激昂的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而这首歌做到了。《我和你》主题曲MV拍摄者张一白非常欣赏这首作品:“这首歌终于有那么一个从地球、人类的角度来表达我们的意愿,它并非仅仅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而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大家庭。这是我们大型活动主题歌创作的一个突破。”
莎拉·布莱曼则在演绎这首歌的时候激动得流下眼泪:“当我走上那个巨大的‘地球’时,我竟然感到我的眼里有泪水!而当‘地球’慢慢升起,我看到了‘鸟巢’整个雄壮的场面时,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就流下来了!幸好当时还没有灯光亮起。在即将开唱前,我是努力把眼泪收回去才开口唱的第一句。我在演唱时,看到了现场上世界不同国家2008个孩子笑脸的效果。笑脸是最美的,这是世界大同的符号。”
专题统筹:李世聪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贾维 天蓝 勾伊娜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