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奥运村9月20日后对外开放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7日04:08   广州日报大洋网
北京奥运村9月20日后对外开放

  这次接待各国政要和国际贵宾的人数创历届奥运会之最。突出特点是人数多、级别高,而且十分集中。我们有一个开玩笑似的比喻,就说在村里“转身就能碰到总统”。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从10日到12日,在奥运村住了3天。他在晨练的时候,碰到运动员跟他说,感谢罗格主席,感谢国际奥组委,感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奥运村。

  如果想做顶级运动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真正顶级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不只是战术上的较量,更多的是考验心理、毅力。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地训练。

  不论是她和萨马兰奇的深厚友谊,还是从乒坛传奇到体育官员的华丽转身,邓亚萍一直是公众追捧的焦点人物。

  7月27日,奥运村正式开村,繁忙的工作拉开序幕,身为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的邓亚萍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直到昨日,她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并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少数几家媒体的专访,讲述了她的心情故事和奥运村情结。

  文/本报特派记者 李颖

  昨日下午,邓亚萍出现在中华世纪坛强生奥运文化广场上。她上身穿着红色T恤、下穿白色裤子,笑容满面,显得亲切而干练。她的出现,无疑让本来已经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再次掀起了波澜。

  记者:为什么会参加这次活动?

  邓亚萍:奥运村7月20日预开村,7月27日正式开村,这二十多天来,我是第一次出来参加活动的。我先跟你说奥运村的4个“最”。

  奥运村第一“最”是运动员餐厅单日就餐人数。8月8日开幕式当天,到运动员主餐厅就餐的人数超过了18000人次,超过了悉尼奥运会的9000多人次和雅典奥运会的10515人次。

  第二“最”是接待各国政要和国际贵宾人数创历届奥运会之最。突出特点是人数多、级别高,而且十分集中。我们有一个开玩笑似的比喻,就说我们在村里“转身就能碰到总统”。到14日,奥运村共接待62位国家政要、王室代表和国际贵宾参观奥运村,包括俄罗斯总理普京。

  第三“最”是“最绿色”。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先生为奥运村颁发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奖。这在奥运历史上还是首次。

  第四“最”是欢迎仪式最精彩。从7月27日到8月9日,13天的时间内,我们共为20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举行了62场次的入村欢迎仪式。单日举行仪式最多达11场次51个国家和地区。邓亚萍说,全部入村欢迎仪式组织有序,衔接顺畅,而且全部旗帜和歌曲操作准确无误。

  记者:这些“最”与您这次参加活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邓亚萍:这些都有志愿者参与。尤其是最后一项欢迎仪式里面,升国旗、奏国歌的环节,在奥运会的历史上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而这次实现了零失误。这些国歌长短不一,但要求都是一样的。音乐结束的那一刻,旗帜必须升到杆顶。这点看似简单,但实际很困难。我们的仪仗队不管天气有多炎热,每天早上5时就开始排练,最后误差不过1秒。有人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精确的升旗仪式。

  换洗床单每天17000套

  邓亚萍此次是出席由某公司举办的为奥运志愿者祈福活动。记者了解到,邓亚萍现在工作异常繁忙,这次出席活动是奥运村开村以来,她第一次公开露面。

  记者:现在,奥运村里有多少志愿者呢?他们都会做哪些工作?

  邓亚萍:现在,仅奥运村里就有4400多名志愿者,他们服务的范围很广,还有语言类专业服务等。他们每天要面对16000多名运动员和体育官员。前几天很热,很多志愿者都中暑晕倒了。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先喝像十滴水一样的去暑药,尽可能调整自己的状态。他们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志愿者不单是要有笑容,还要专业。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光是换洗床单,奥运村每天就有17000套,比雅典多2%~5%。还有洗衣服,运动员把衣服分好,送过来洗,每天就有12000多袋。

  记者:听说,奥运村的服务投诉为零,这在奥运历史上也是首次?

  邓亚萍:对。而且,我们收到的各国代表团书面的表扬信就有49封,我们的留言册厚厚一打,都是表扬。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从10日到12日,在奥运村住了3天。他在晨练的时候,碰到运动员跟他说,感谢罗格主席,感谢国际奥组委,感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奥运村。

  记者:现在赛程过半,这些志愿者工作很辛苦,是不是也要适当休整?

  邓亚萍:很多志愿者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有时也有很多委屈。他们的压力大,工作量也大。志愿者与运动员不同,开闭幕式是高峰,现在是赛程中间,需要调整状态。

  在奥运村转身就能碰到总统

  奥运一结束就变身残奥村

  记者:这些天您是怎样过的?

  邓亚萍:忙。我也不能看比赛,这些天了,我一次场地也没下过,一次场馆也没去过。乒乓球比赛的时候,也不确定能不能去看。8月5日的入住率最高,有97个代表团入住。你可以想象这个工作量。证件激活、运送行李、办入住手续,所有的工作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记者:做世界冠军,和做“村官”,有什么不同?

  邓亚萍:做运动员,是人家把台搭好了,你上去表现。现在做的是大后方的工作,吃喝拉撒睡都要管。两份工作都需要团结合作。最大的相同点是,都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的能力,让世界认识中国人对奥运的尊重,让世界感受中国人的真诚。

  记者: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会怎么样?

  邓亚萍:奥运一结束,我们要在26个小时内从奥运村转为残奥村。残奥会结束前,奥运村暂不对公众开放,到9月20日之后,我相信能够让市民来看。

  记者:对新一代运动员有什么建议?

  邓亚萍:仅有远大的目标是不够的,只刻苦训练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多人帮助。如果想做顶级运动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真正顶级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不只是战术上的较量,更多的是考验心理、毅力。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地训练。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