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林匹克青年营不平凡的12天 放飞全球青年奥运梦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7日06: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奥林匹克青年营不平凡的12天 放飞全球青年奥运梦

  8月17日,奥林匹克青年营闭营的日子。“每位营员都会得到一枚由篆刻大师张国维亲刻、印有营员中文名字的印章作纪念。”16日,本届奥林匹克青年营场馆主任王粤说,这也是青年营的特别安排。12天来,来自五大洲的479名优秀青年,在北京度过了十分精彩的时光。分别在即,记者邀请王粤,一起回望这不平凡的12个日日夜夜。

  世界青年盛会

  479名营员中特邀10名残疾青年

  “本届青年营是奥运历史上参与度最高的一次,204个国家和地区选派青年参加,而此前的最高纪录是195个。”王粤介绍。

  8月6日,来自五大洲的479名优秀青年齐聚位于北京101中学的奥林匹克青年营。他们大部分为热爱体育运动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或者其他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同一个梦想把他们汇聚在这里。

  “本届青年营的主题口号是‘青年创造未来’,展示和谐、包容、体验和创造的精神。”王粤展示本届青年营的标志时说,这个整体以球形设计及奥运五环颜色为主的标志,构图以5个欢快的舞蹈动作人形组合而成。“它体现了五大洲青年团结、融合的理念,同时,舞动的人形与中国传统图案‘祥云’相结合,蕴含世界青年相聚北京、天地同欢共庆盛会的深刻寓意。”标志既与北京奥运会形象元素具有高度关联性,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韵味,整体构图饱满、轻松、亲切,富有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本届青年营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邀请了10名残疾青年,奥运会和残奥会虽然是两个赛会,却是一个青年营、同一个理念。”王粤说。

  活动丰富多彩

  体验奥运+交流学习+了解中国

  “我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营地内外活动。”王粤说,青年营围绕体验奥运、交流学习、了解中国3条主线,设计推出开营仪式、营内主题和营外主题3类活动。

  体验奥运:组织营员观看开幕式彩排、开幕式以及奥运会比赛;参加火炬接力;开展友谊传递活动;举办奥林匹克大课堂,开展奥运知识讲座;参观奥运村和比赛场馆。

  交流学习:围绕环境、文化、科技等主题,举办“奥林匹克青年(北京)论坛”;开展科技文化考察活动,组织营员参观北京的高科技创新园区、高科技企业及故宫等文化古迹园林场所;举办青年DIY创意展示、各国营员文化交流等活动。

  了解中国: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习活动,包括学习烹饪、武术、手工艺品制作等,使营员学习体验中国文化;参观北京的文物古迹;进行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学习体验。

  “比如8月7日那天,青年营组织孩子们参观梅兰芳大剧院,体验京剧的魅力,他们别提多兴奋了,都画了脸谱,穿上戏服,一个个欢呼雀跃。”王粤回忆。

  体验包汤圆、练书法、打太极、刻中国印……通过这些细节,营员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服务细致周到

  383名志愿者付出多多

  为实现五大洲青年大团圆,王粤和她的团队付出多多。从去年开始,青年营的筹备工作就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

  383名奥运志愿者专门为青年营提供服务。“每天工作都很忙碌,能睡6个小时已经是非常奢侈了。”一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女生笑言,“但是非常充实,这是一次服务奥运的机会,也得到很多锻炼。”

  作为本届奥林匹克青年营所在地,北京101中学很多老师也放弃了暑假休息,为青年营提供志愿服务,“有100名老师热心参与这项工作,其中50名负责餐厅服务,50名负责宿舍服务。”王粤介绍,“大家全都一丝不苟,令人感动。”

  “衣食住行我们都考虑得很细致,比如厨师,都是在星级酒店接受烹饪培训后重新上岗的。”王粤说,“奥林匹克青年营也是通过青年进行民间外交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通过青年营,能让世界各国的青年增加理解和沟通,同时也更了解奥运精神,更了解中国。”她说,这也是2008北京奥林匹克青年营的使命所在。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