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在楼上远远看见萨马兰(blog)奇缓步走出奥迪车时,他的步履的确有些老了。
一个已经87岁的老人,他早已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辉煌如此,夫何以求?他尽可老亦老矣的尽享老年之乐。但他仍日程繁忙地奔走于北京奥运会的各个场合,出席各种仪式、为运动员颁奖、和胡锦涛主席观看中美女排()比赛……16日上午,萨马兰奇又出现在“未来对话——与中国青少年面对面”的现场,当脚蹬一双运动鞋的萨马兰奇走出电梯从我们身边走过时,我发现他健康的脸色和稳健的步伐远比他的年龄要年轻的多。他的秘书安妮告诉我,萨马兰奇现在仍每天早晨坚持半小时运动。
萨马兰奇与来自中国各地、包括四川地震灾区的青少年在一起“面对面”了整整一个小时,他对纷纷举手、提问非常踊跃的中国青少年的问题有问必答。在几乎涉及所有方面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对于体育记者来说都非常专业,“在所有奥运会的项目中,您最喜欢哪个项目?”萨马兰奇的回答,既有外交般的得体,又有孩子般的诚实。“我喜欢所有的项目,所有的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非要说一个最喜欢的项目的话,我要说是田径。”
回答完问题,一位来自四川的“神秘”小姑娘向萨马兰奇赠送了礼物,这个来自四川的姑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的国际绘画大赛上获奖,萨马兰奇曾亲自给她颁奖,她当时就向萨马兰奇表示了希望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愿望。萨马兰奇向这位小姑娘和主办方回赠了礼物,向中国青少年赠言,签字、合影,一拨接着一拨,萨马兰奇几乎和所有人合了影。萨马兰奇上午是参加了另一个活动后来到这个会场的,下午仍有其他活动在等着这位老人。
已近中午12点,萨马兰奇还是挤出5分钟留给记者提问。等萨马兰奇坐定再与记者面对面,记者们很容易就发现他听力仍十分清晰、头脑仍十分清醒,记者的问题刚一问完,他就能给出准确地答案。本报记者问他如何看待奥运会开幕前所有那些对包括北京天气的批评,萨马兰奇一副回头笑看天下风云的样子,他挥动着手势说,“什么空气污染,什么什么的,你看现在北京蓝蓝的天。”问到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工作,这显然是萨马兰奇最乐意回答的问题之一,他立即变得兴奋起来。“国际奥委会2001年在莫斯科作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一是决定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第二就是选出了我的接班人罗格,罗格工作得非常出色。”他的回答仍是那么准确、清晰和滴水不漏。一个87岁的老人仍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仍有着比他年龄年轻得多的头脑。
中国女排前奥运会冠军队员张萍特地来到会场来看萨马兰奇,萨马兰奇亲切地拉着张萍和记者一起合影,他还在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