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7日,奥运村的姊妹村——国际军体村,在北京八一军体大队举行了开村仪式。
来自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及其成员国的官员正式入住,开始了他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观摩奥运、文化交流之旅。
二十年后又设军体村
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是世界各国军队间的综合性体育组织,1948年成立,目前有131个成员国。根据惯例,为了便于国际军体和各成员国代表团观摩奥运会,通常在奥运会主办城市设立国际军体村。
国际军体村最早设立于1960年罗马奥运会,之后的1972年奥运会、1988年奥运会期间也曾设立过。在北京奥运会上设立国际军体村,是历史上的第四次。距离上次设立国际军体村,已经过去20年。
受国际军体理事会委托,2006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八一军体大队设立国际军体村,主要任务是接待国际军体和各成员国代表团官员来华学习观摩奥运会。
时刻闪耀着“八一精神”
八一军体大队所在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这里是世界军事五项冠军的摇篮,曾走出杨春义、梁锡芬、李忠、邵文芳、郭新桥、王恋英、赵敏、刘伟、徐蕾、王莹(听歌 blog)、冯力文、田琳娜、何树感、杨世伟、刘坤等15位军事五项个人冠军。王恋英被总参谋部授予“军体楷模”荣誉称号,军事五项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军事五项队”荣誉称号。2007年10月,八一军事五项队实现男子团体“十二连冠”、女子团体“七连冠”。
入住国际军体村的官员们,发现这里供他们娱乐健身的设施齐全。当他们看到与北京奥运场馆相比毫不逊色的足球场地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有人甚至突发奇想,提出要与军事五项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他们临时组建了一支“联合国”男子足球队,当得知军事五项队正在进行训练时,他们希望至少要有军事五项队的冠军参加,这个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满足。
中国队由中方翻译、军事五项队两名冠军和八一军体大队数名机关人员组成。比赛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下进行,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
国际军体村开村后,部队首长不定期出现在国际军体村的各个餐厅,严格进行食品抽检,并多次强调,“我们既要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风貌,又要尊重客人饮食习惯,确保饮食绝对安全,坚决不搞铺张浪费。”
外宾出行没有任何规律,也不可能有任何约束。国际军体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立了四个24小时值班室。
一个是警卫值班室,随时掌握了解军体村内村外、客人外出返回的安全情况;一个是翻译值班室,随时能够与外出客人联系上;一个是医务值班室,随时能够为生病的外宾提供诊治和药物;还有一个是餐厅值班室,无论外宾回来多晚、起得多早,只要有需要,随时都能就餐。另外,军体村还为外宾安装了国际长途IC电话,设置了咖啡厅,供他们与家人联系。
某日夜里1时,欣赏了京城夜景、刚刚返回军体村的印度客人惬意地享受着专门为他准备的夜宵,心中充满激动地说,“还有什么你们想不到呢?一流的服务,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