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长天
中美女排在北京奥运会小组第三轮相遇,这其实并不是一场最重要的、有决定意义的比赛,却极大吸引了广大观众和媒体的注意力。为什么?因为美国女排的教练是郎平。
郎平是中国女排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女排的骄傲,她在中国家喻户晓,享有类似民族英雄般的崇高地位。如今,她居然做了美国队的主教练,她调教的美国队,居然把中国队打败了。放在若干年前,这样的事情是无法想象的。假如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郎平或许会从民族的英雄坠落为民族的败类、叛徒,会被千夫所指。但是到了今天,到了2008年,到了北京奥运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说得很好:“我们的心情很矛盾,我们当然希望中国队赢,但如果美国队赢了,我们也骄傲,因为美国队是郎平指导的。”事实上,征战北京奥运赛场的中国击剑队中,就有一位法国籍教练鲍埃尔,正是有了他精心的调教,江苏小伙子仲满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分别战胜了强劲的法国对手,力夺佩剑个人冠军,这也是中国男剑客在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女子重剑队也在半决赛中击败了法国队进入了决赛。每一场胜利之后,鲍埃尔都欣喜若狂,与中国弟子相拥欢呼。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执教的中国弟子战胜来自祖国的剑手而后悔,我们也没有听到法国人对鲍埃尔的指责,他赢得的是喝彩与尊重。
执教中国女子曲棍球的韩国人金昶伯,在中国已经8年了,为了“将中国女曲带上奥运会冠军宝座的梦想”,他把在韩国的汽车和房子卖掉,全家都搬来中国定居。从金教头的选择中,我们真正读懂了一种境界:体育没有国界,奥林匹克是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是一个大家庭,它实现的是人类“更快、更高、更远”的不断自我超越,它体现的是人类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勇气。
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郎平执教的美国队战胜中国队,我不禁感慨系之:时代变了,中国变了。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意味着,中国体育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们曾经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提高到国家地位、民族自尊的位置,国际比赛几乎等同于关乎民族尊严的战争。在积弱百年的中国,有过被侮辱为“东亚病夫”的经历,时时憋着一口气,是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满足人类好胜心的体育竞技,被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就太自然了。但经过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人,开始真正找回了自信。我们已经不需要依靠一场球赛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底气,大度地去面对体育比赛中的成败得失。这表明,我们的民族性格,开始回到了健康的状态。本届奥运会,场地建设的先进、开幕表演的恢弘、金牌数目的节节攀升,都是值得高兴、值得骄傲的。但是,最最值得高兴和骄傲的,是我们心态的变化。
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是比某一个具体的胜利重要得多的变化。它会使我们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植入健康的基因,在关键时刻避免错误的抉择。
我希望,这是一个起点,是一个转折,将来在面对其他事务时,中国人也能保持这种状态。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大家庭中一个有能力、有尊严、负责任的成员。在维护民族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放松而大气地面对风云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赵长天上海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