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年前结下深厚情谊,18年后又聚首——
一个靠垫珍藏了18年、一个牵挂延续了18年、一次重逢等待了18年……一位北京“的哥”让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记了18年!1990年北京亚运会,首汽集团国宾车队司机何士华为萨翁开车4天共58个小时,他们一起行驶了580公里。这一次,萨翁与何师傅北京再聚首,共同见证北京奥运。
初识 父子搭档服务萨翁
别人尊称萨马兰奇为“萨翁”,北京“的哥”何士华却叫他“萨老”,特殊的称呼里透着一位北京的哥对萨马兰奇特殊的亲近。1990年亚运会,31岁的何士华被选中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开专车。巧合的是,负责这辆车保养维修的正是何士华的父亲。
“很快,我发现萨老在各种公共场合都很精神,但是回到车里就疲惫得想把腿伸直,毕竟是70岁的老人了,为让他能在车上直直腰,我就找了个靠垫。”垫子是羽绒的,这是当时何师傅能找到的最高级的。或靠或倚,这个垫子就成了萨马兰奇中国之行最贴身的物品之一。
牵挂 一个靠垫珍藏18年
1990年9月24日,何师傅送萨老去天津机场,老人家靠着垫子睡了一路。到达机场后,何师傅按惯例去后备箱取行李,谁想下车后的萨马兰奇谁也没见,硬是追着何师傅握手:“你的服务使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我们一起合个影吧。”
从那时起,每当电视上有萨马兰奇的新闻,何士华都要看。采访中,何士华告诉记者他一直珍藏着那个靠垫,时不时拿出来晒晒。这个垫子其实藏着何师傅的小小心愿,2008年北京奥运会,萨老再来,咱还给老人开专车。
重逢 萨老亲点他开专车
何师傅还真就梦想成真了。今年7月下旬,公司突然通知他,奥运期间开专车,服务对象正是萨马兰奇。而记者从首汽公司了解到,是萨马兰奇亲点何士华为他开车。
萨马兰奇抵京那天,何士华怀揣着18年前的合影去接机,当年31岁的小伙子如今已年届五旬,“开始萨老有些恍惚,看着照片立马儿认出来了,老人家很激动地拉着我的手感慨说,18年啦……”
“萨老还那么精神,老习惯没变,上车补觉倒时差。不过车型改进了,不需要垫子也能睡舒坦。”何师傅言语间仿佛谈论相处多年的长辈,透着亲近。萨马兰奇在车上话不多,有时看着前边的何士华,老人还会感慨这段跨越18年的缘分。
萨翁 “我的车,不换人”
萨马兰奇的车一般会稍绕远停在下榻酒店的偏门,其实正门很方便,但那是个自动转门,毕竟老人已经88岁,万一被门碰着可能会受伤。服务团队的热情,萨马兰奇都看在眼里,“萨老说了,他的车,不换人,残奥会时还要原班人马。”这让何士华感到特别自豪。晨报记者 朱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