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民高大妈奥运会成明星 小孙女对比赛不“感冒”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8日08:24   信息时报

  一部奥运纪录片《筑梦2008》,一所为筑成北京奥运会“鸟巢”而拆迁的旧房子,令高桂兰大妈和她的家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公众人物。

  不过虽然与刘翔等体育明星同时在大银幕上亮相,但他们一家的生活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依然保持着“老北京”的质朴和开朗,像普通人那样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着奥运盛事。

  高大妈:奥运志愿团队战斗力超强!

  由于北京奥运主体育馆群将选址定在了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7年前,高大妈一家搬离了已住过了6代人的老房子。7年过去了,她的儿子一家又搬回了当年老房子附近的奥运新邨里居住,但高大妈却没有随儿子回到那曾经熟悉的地方。“现在我们住的小区邻居间的关系比较陌生,老太太还是比较喜欢住这地方,熟人多,有玩伴。”高大妈的儿子说,现在高大妈一个人住在西单一个一室的小房子里,但一点都不寂寞,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自从高大妈一家因为老房子拆迁和奥运结缘后,高大妈就成了一名奥运志愿者。高大妈所在社区出面组织了一个“奥运志愿团队”,成员都是退休的老太太和老公公。别看队员的年纪大,但战斗力可强着呢。他们经常都戴着袖章上街协助维持秩序,而且一干就是一整天。

  “8月8日开幕式那天,刚好轮到我上岗,我一共值了3个班。早上8点值班到11点,下午1点值班到5点,晚上6点值班到8点。”由于开幕式当天很累,高大妈没能看完开幕式的转播就睡着了。“不过开幕式第一次彩排的时候我已进去鸟巢看过了。我觉得呀,四大文明那一段最好看。”高大妈兴奋地说。

  别看高大妈今年已经70多岁了,平时可一点都闲不下来。景山的牡丹开了,她就奔景山公园晨运;北海的荷花开了,她就奔北海公园晨运,因为她的身板一直都很硬朗。昨天奥运会的女子马拉松比赛路经她家附近,由于一直没有机会到现场看奥运的比赛,她清早7点钟就到西长安街上候着,等待了一个半小时,老太太始终没有坐下来歇过。但在比赛结束回家的时候,她却走得比儿子和媳妇都要快,简直就是脚下生风。

  六岁小孙女:对奥运不“感冒”!

  在《筑梦2008》中,高大妈的小孙女瞳瞳用英语说出“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是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亮点。瞳瞳是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出生的,因此《筑梦2008》记录了她7年来的成长。本来瞳瞳夏天就该上学前班了,但受到奥运的影响,学前班被取消了,瞳瞳只能再上一年幼儿园。

  昨天在去看马拉松的路上,瞳瞳欢呼雀跃着,一路小跑,仿佛她也是运动员之一。不过瞳瞳对奥运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现在最不喜欢看《新闻袋袋裤》(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了,里面讲奥运会的东西我看不明白。”与奥运相比,瞳瞳更愿意谈论她在幼儿园学的英文歌。

  儿子儿媳:还没有做名人的感觉

  之前高大妈的儿媳妇张轶影也是奥运会的志愿者,为了让丈夫也过一把奥运志愿者的瘾,后来干脆把当志愿者的机会让出来,高大妈的儿子王宏锐比当初拍《筑梦2008》时黑了很多,因为他现在天天都得在街上值班。王宏锐是家中最爱运动的,每天晚上下班后,他都会打乒乓球一直打到10点钟。

  现在陆续有全国各地的同事知道她们一家拍奥运纪录片的事情,但一家人并没有成为名人的感觉。虽然瞳瞳在《筑梦2008》中的表现受到了广泛认可,但他们并没有让瞳瞳成为童星的想法。“还是过平常人的生活,顺其自然发展比较好。”

  《筑梦2008》的导演顾筠对高大妈一家在影片中的表现赞不绝口,她认为高大妈一家在片中真实地反映了奥运会对一个普通北京人家的影响。而这正体现了北京普通人家真实的奥运生活!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