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奥运会开幕式,欣赏京剧,爬长城,学做中国菜,集体过生日,开迷你奥运会……与中国短短12天的“亲密接触”,让年轻的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恋恋不舍。
8月17日,是奥林匹克青年营闭营的日子。“我们还会回来的!”营员们纷纷表示。
世界青年大联欢
8月6日,来自五大洲的481名优秀青年齐聚位于北京101中学的奥林匹克青年营。“本届青年营是奥运历史上参与度最高的一次,204个国家和地区选派青年参加,而此前的最高纪录是195个。”奥林匹克青年营场馆主任王粤告诉记者。
“本届青年营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邀请了10名残疾青年,奥运会和残奥会虽然是两个赛会,却是一个青年营、同一个理念。”王粤说。
“我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营地活动。”王粤说,“青年营围绕体验奥运、交流学习、了解中国3条主线设计活动。比如8月7日那天,青年营组织孩子们参观梅兰芳大剧院,体验京剧的魅力,他们别提多兴奋了,都画了脸谱,穿上戏服,一个个欢呼雀跃。”王粤说。
过一个“北京生日”
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体验奥运会,第一次学写毛笔字……对于这些平均年龄17岁的孩子们来说,这些人生中的第一次实在激动人心。然而,最令他们难忘的,还要首推在这里度过的“北京生日”。
8月11日晚,481名营员齐聚一堂,为他们中间的25名小伙伴共庆“北京生日”。来自保加利亚的乔治兴奋地说:“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朋友为我过生日,这真是让我毕生难忘的一次生日,感谢奥运,感谢北京!”
举办方为孩子们准备的“生日蛋糕”也非同寻常,一个25个光鲜喜庆、极具中国特色的寿桃,生日会上摆在桌上的驴打滚、糖葫芦、山楂糕等特色小食品让国外营员们大开眼界,一名比利时营员伸出大拇指说:“好吃,美味!”
种下“世界青年友谊林”
8月15日,营员们起了个大早,一个不落地来到向往已久、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脚下,携手共同植下500棵象征五大洲青年欢聚、团结、和谐、创造的“世界青年友谊林”。
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在营员们携手并肩的努力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自埃及的营员默罕穆得·萨哈提兴奋地说:“我要回去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在中国种下了一棵友谊树。”以色列营员郁莉娅和白俄罗斯营员卡娃达娅共同植下一棵小松树,她们认真地将写有“祝愿世界一切美好、和平”字样的心型“心愿卡”亲手挂在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