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志愿者直击兴奋剂检测 大腕取尿样也须当检查官面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04:44   新京报

  志愿者档案

  姓名:陈穆郎

  服务岗位:兴奋剂检测中心

  服务地点:奥体中心体育

  所在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陈穆郎的工作是在比赛结束后对运动员全程陪护,并督促其在一小时内必须到检查站报到并进行样本采集,如果运动员一直不想方便,等上2小时很平常。一次,一名志愿者等了6个小时。

  “连做梦都在填单子”

  陈穆郎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据他介绍,体育馆内兴奋剂检测中心共有20名志愿者,包括两名主管、14名陪护员和4位兴奋剂检查官(DCO)。其中,陪护员是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而4位DCO都是北京各大医院的医生,他们都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质。

  由于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毫无疑问,这里的志愿者都有一个突出的技能:会英语。“检查过程中,都是用英语和受检运动员交流。”陈穆郎说。

  另外,志愿者要填写的运动员兴奋剂检测的通知单也是全英文的,并且有很多的专业名词和缩写。时间紧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填、漏填的情况。但是这份单据一旦出错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对此,填单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连做梦都在填单子。”

  取尿样须当检查官面

  由于兴奋剂检查的随机性,志愿者们常常临时受命,因此,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工作状态。

  对所有参赛的运动员随时随地的陪护是我们的工作要求。”陈穆郎称对参赛运动员而言,不管他们是多大的“腕儿”,都必须要过兴奋剂检测这一关。

  “就算再大牌的运动员,到兴奋剂检查站受检时,我们都会一视同仁。”陈穆郎称,兴奋剂检测运动员们需要留取尿样,不管你是谁,全程都必须当着检查官的面进行。不过,为了保护运动员隐私,这个过程不能拍照、摄像。

  兴奋剂陪护员的作息时间是跟着比赛走的,“我们必须提前抵达检查站做准备工作,直至运动员取样完毕。好几次都是凌晨一两点钟才下班。”陈穆郎说。

  陈穆郎记得,有一个非英语国家的运动员,他不会说英语,但他跟志愿者交流时,却说了句中文“我要喝啤酒”。后来经过翻译解释,陈穆郎才知道,他们国家赢得了比赛,准备晚上去奥运村狂欢。那一刻陈穆郎觉得,奥运会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讲述

  “不尿谁也跑不了”

  陈穆郎说大部分运动员积极配合,个别人拖延逃避

  为了确保全过程公正,陪护员必须与运动员保持较近的距离,使运动员在到达兴奋剂检查站前始终处于其视线范围之内。“不尿谁也跑不了。”陈穆郎称他们要随时“看”住运动员。

  陈穆郎介绍,绝大多数运动员对兴奋剂检查都会采取积极的配合态度,但也有个别运动员,因为运动成绩不理想,或是其他原因,从而拖延、甚至逃避检查。

  一次,陈穆郎遇到一个运动员明明会讲英语,但就是装作听不懂,一直在摇头,然后扭头就走。陈穆郎不得不一面跟着他用英语和他一遍一遍地解释检测流程,一面找翻译。在陈穆郎的穷追不舍下,这个运动员还是乖乖地跟着他到了检测室。

  找到运动员,带到检测室也不一定就能马上进行检测。如果运动员暂时不想小便就无法取样,这时陪护员志愿者就要一直等待,等上2小时,4小时也是很常见的。有一次,从运动员结束比赛到成功检测,有个志愿者整整陪护了6个小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 实习生 李莎莎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