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社论:坚持梦想的人不会被打倒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04:24   新京报

  在8月20日举行的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南非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成为了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残疾人运动员,也是本届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运动员。理由是:杜托伊特是一位没有左小腿的24岁女孩,同时是世界上仅有的25个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女性。

  这位雅典残奥会5枚金牌获得者,是惟一同时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尽管最终以2小时49分9秒的成绩位列第16名,落后冠军1分22秒2;尽管未能获得奖牌,也没有完成她自己定下前五名的目标,但是,体现在杜托伊特身上的奥林匹克精神,却让人无不动容。难怪此前美国的《时代周刊》将她列为2008北京奥运最具关注价值的100位选手。BBC更是把她与菲尔普斯、刘翔、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等世界名将一起排进本届奥运的“十大看点”。

  正是这一个个有梦想的人,让奥林匹克大放异彩,他们不仅仅展示了生命的原初动力,更让脆弱的生命变得比一切都强大。同样是奥运会比赛,同样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比赛,人们不会忘记发生在40年前的一幕。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坦桑尼亚运动员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当他拖着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忍着剧痛坚持跑到体育场内时,冠军领奖早已结束,但观众重又回到看台上为这“无冕之王”,为这“勇敢的心”加油喝彩。赛后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中途退出比赛,阿赫瓦里的回答是:“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也正是这位杰出的马拉松选手,为世人留下一句宝贵的金玉良言———“最强的肌肉是我的心”。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上,体育英雄们再次做出了完美的注解和诠释。我们说,奥林匹克精神首先是一种人类精神,从阿赫瓦里到杜托伊特,我们看到,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首先是一种蓬勃向上的、可以共享昂扬的精神,是一种可以在逆境中超拔的勇气,是一种对生命与生活、事业与追求舍我其谁的坚持,是一种海明威式的“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可以被打倒”的英雄宣言。

  显然,这种精神并不止于竞技场上,更体现在每时每刻的生活里,体现在每个人与命运搏斗的传说里。正如《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让-多米尼克·鲍比的遭遇所揭示,一个人可能因为某种身体上的不幸而被关入自我锁闭的状态,从此像被关在潜水钟里一样隔绝了世界与种种幸福的可能。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自由的,他的思想可以像蝴蝶一样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正因为抱持了这种信念,鲍比能够仅靠一只眼睛眨眼皮选择字母来完成他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最有分量的一本书。

  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那些拼搏于赛场内外的有理想的人们,此时我们更能明了为什么那些丢失梦想的人反而觉得在生活中处处碰壁,无路可走;更会相信,有梦想的人海阔天空,能执着一生于自己梦想的人海阔天空。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