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某些机制尚待完善
日本《东京新闻》8月2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夺金高潮背后的国家战略“,摘要如下。
北京奥运会上,东道主中国队掀起了夺金高潮,超过美国,实现了在自己的家门口夺得世界第一的梦想。
中国选手可住进北京的国家体育训练中心,在国家的管理之下,接受集中的指导训练。日本体育界人士称,代表选手在一起接受训练指导是中国强大的秘诀,这在日本是办不到的。
在中国,生活富裕的市民在闲暇时间从事体育活动,这才刚刚开始。只有当中国出现选手不经国家的培养机制,而凭自己的能力夺得奖牌时,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大国。
乒乓超强引发“担忧”
据法新社24日报道,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上获得了历史性的彻底胜利。中国的乒乓球超级大国地位得到了巩固,但是也引发了人们对乒乓球运动未来的担忧。
中国赢得了男女单打的全部6枚奖牌以及两枚团体金牌。
对于那些只能派出一支男队或者一支女队参加乒乓球比赛的国家来说,夺得一枚银牌或者铜牌就足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李佳薇带领的新加坡女队获得乒乓球女子团体的银牌。她们获得的银牌是新加坡48年来获得的首枚奥运奖牌。
韩国队获得了乒乓球男女团体的铜牌。但是他们的奥运会冠军柳承敏在男单的第一轮比赛中就被中国选手淘汰。
把乒乓球作为国球的中国一直统治着奥运会乒乓球项目。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其它国家获得过这样的大满贯胜利。
中国选手太过强大,以至于只有新加坡的李佳薇和瑞典队的老将佩尔森闯入了男女单打的半决赛。
但是人们开始担忧,中国在乒乓球项目上的一家独大会让公众逐渐丧失兴趣。尤其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乒乓球要靠电视收视率和人气的支持和其它项目竞争。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阿扎姆·沙拉拉说:“总体而言,这很值得担忧。我们不想限制中国的参与,但是我们需要其它国家成长起来挑战中国。你知道在所有运动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就是两名水平不相上下而且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或者世界不同地方的对手竞争交锋。”